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必要措施。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榆次区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榆发〔2022〕17号)文件要求,我校组织开展2024年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活动。
四年级、六年级(5月19日):华顿农业基地--韩麟符烈士陵园--航空基地
五年级(5月17日—5月19日):榆次后沟古村、华顿农业基地--韩麟符烈士陵园--航空基地
五年级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5月17日上午学校为学生举行出征仪式。李校长发表讲话,希望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培养学生勤劳动、善劳动、爱劳动的能力和品质,为学生的美好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学生们来到了榆次后沟古村,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榆次后沟古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举行了隆重的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结束后,基地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后沟古村落。这是一个被誉为“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古村。2003年被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家协会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唯一的古村落调查范本,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
参观完之后,学生走进田间,亲身体验农事劳作,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一件木工作品,就是一项小小的事业,从预想,到设计、计划、统筹、执行、纠错,直至最后完成。学生聚精会神、巧手翻飞,亲手制作木工作品,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传承中华智慧。
拓印,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也称“传拓”“锤拓”,可视为古代的“照相”“复印”,是一种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瓦当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显示出来的技艺。活动中,专业的拓印师现场给同学们演示了拓印的全过程,学生通过亲手体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拓印作品,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豆腐作为中国传统食品,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劳。学生们亲身体验古法石遗豆腐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纸随刀剪转,须臾万象生。” 剪纸人的每一剪,每一转都仿佛有了生命的律动,让平凡的纸张绽放出非凡的光彩,片刻间瑰丽万象。学生在剪纸中,感受非遗的魅力,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脸谱是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表达方式。它通过脸谱画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表现在人物脸上,形成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辨识度的图案。学生们选好了自己喜欢的脸谱模版开始发挥想象力在空白脸谱上勾画线条,均匀涂色,纷纷绘制出了一张张属于自己的精美彩绘脸谱。
晚上,学生们观看《千古情情景剧》,并进行了文艺汇演。
四、五、六年级研学实践活动
第一站 韩麟符烈士陵园
韩麟符烈士陵园于2006年8月建成,并对外开放。韩麟符烈士陵园坐南朝北,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中轴线上建有韩麟符立像,书字刻石,两侧为花岗岩高浮雕刻石。东部北侧建有石砌半圆形坟冢,墓碑向南,建于二层石砌台基之上,书写韩麟符生卒年。韩麟符,1921年经李大钊介绍入党,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入党的党员之一,积极参加革命实践,并且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发动工人运动、创建革命武装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9月21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于山西榆次苏村,牺牲时年仅34岁。2000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韩麟符为革命烈士。
活动过程中,全体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烈士敬献花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在烈士墓碑前,集体低头默哀三分钟,寄托哀思,深切缅怀先烈英雄业绩,追思先烈精神。
第二站 华顿农业基地
学生们参观华顿农业基地的非遗作品展示:传统文华苑“三晋魂”、“太行颂”,了解“二十四节气等。
第三站 晋中航空航天科普体验馆
晋中市航空航天科普体验馆占地面积约为2000㎡,室内使用面积约为1500㎡,是晋中市现唯有的航空航天主题性科普教育体验馆。
学生们在营地老师的指导与保护下完成无人机穿越障碍的飞行体验,小小无人机在孩子们的操控下“旋转”“跳跃”,真是太奇妙了!
讲解员全方位细致地讲解当前我国航空航天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学生们有序体验、操作互动体验区的航空科技设备,身临其境地学习探索感受航空科技的乐趣和魅力,增强了对国防科技与太空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科普教育效果。
学生们亲手组装飞机模型。模型拼装的意义不仅可以更形象更具体掌握所学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耐心和观察力的考验。
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当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通过研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了解风土人情,领略城市新貌,厚植家国情怀,同时也磨砺了顽强意志,培养团队精神,体验挑战自我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