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职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沅陵职中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

优秀征文选登(三)

创建于05-22 阅读1120

前言

       2024年4月25日至26日,沅陵职中组织高一、高二近2000名师生来到红色沃土——韶山,开展以“走进伟人故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坚定学习目标,磨练学习意志。以此为契机,学校随后开展“我的韶山行”主题征文活动,进一步巩固研学成果。经各班初赛,学校复赛,评选出30篇获奖作品,现开设专栏,陆续刊载优秀征文作品。

“我的韶山行”征文竞赛

获奖光荣榜

优秀征文选登

以吾辈之青春,逐中华复兴梦

22 计算机 2 班 宋贻源

        少年时,你写下:“只喝池中水,永远养不长”,展现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冲出大山的决心。青年时,你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意气风发,最后看了一眼庇护了童年的家乡,毅然决然地踏上求学之路,走向充满未知的未来。

       刚走出大山的你,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如你所想的那般美好。此时的中国大地上,可谓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军阀割据,烽烟四起,国家积弱,列强入侵,人民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就在此时,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从国外引进了新的思想,在新思想的熏陶下,中国大地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共扶大厦之将倾。

      在新旧思想交锋的社会背景下,年少的你十分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在一次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的志向,有的同学想要当老师,教育救国,有的想要当医生,医术救国,可谓是五花八门,而你却迷茫了。当老师问到你的时候,你走神了。老师又叫了一声:毛泽东同学!请问你的志向是什么?闻言,你陷入了沉思,良久,你看着老师说道:我不知道。在韶山学校的思政课上,老师给我们讲到这段往事的时候,我觉得不可思议,如教员这等气吞山河的人物,在青年时居然志向不明。

       可经过思考,我突然明白了:志,不可轻立,轻立之志,乃儿戏也,其志必难以实现。我们这辈人提到志向无一不是警察,教师之类,但究竟是真的从心底有所向往,还是随口一说,恐怕只有自己知道。年少时所立之志虽多难以兑现,但立志又并非只为了兑现,我辈青年尚有奉献社会,振兴中华之责任,我们所立之志应当成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种鞭策。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时的毛主席已经带着同志们走南闯北,80 多年前,他们跨过雪山,越过草地,两万五千里血与火的洗礼,只为淬炼不朽的身躯,撑起新天地的诞生。时至今日,只知青山绿水绕,却不知处处皆是忠骨坟,他们没有名字,只知道他们统称“同志”。我辈今日之幸福,实是无数同志之牺牲所换得,我辈青年当人人皆有中华复兴梦,我辈青年当人人皆怀振兴中华之志。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我辈青年当人人皆有奉献精神,为我中华之崛起奉献青春力量。

你好,韶山

22 医卫 2 班 谢如平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百年云起风涌中,一代代党员呕心沥血、构筑了红色精神谱系、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不屈使命。我们追寻伟人步伐,乘研学之机,踏复兴之路,来到了我们伟人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湘潭韶山。

       乘着有蓝色花纹的大巴车,经过长达 6 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将行李放回宿舍后,我们整队在韵山学校操场集合。在来韶山学校之前,老师为我们已经介绍了韶山学校的历史,我知道了这所韶山学校是毛主席亲笔题名的,1959 年毛主席前来视察时,还和学校师生合影留念,留下了那张“听得见笑声”的照片。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第一站,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广场。我们瞻仰时代伟人之相,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进行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宣誓,誓言蕴含着拳拳的爱国情;我们献上花篮,期待着如伟人般实现寰宇大业。高达10.1米的铜像巍峨耸立,肃穆而庄重,菊花在风中颤动,无数五星旗帜的红浪翻腾,“我们是时代新人,我们是初升朝阳。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随着声声呐喊的誓词,我已沉溺在这青年热忱的理想中。

       第二站,我们走进了毛主席的故居。每一处砖瓦,每一件陈设,都仿佛在诉说着伟人曾经的生活点滴,为我们舒展开历史的画卷。在这里,我知晓了毛主席的成长轨迹,毛主席就是从这古朴的老屋中走出,立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鸿鹄之志。时光知味,岁月沉香,从堂屋转到厢房再到卧室,我默默地感受着伟人气息,追寻着红色足迹。

       晚上我们师生同看了影片《少年毛泽东》,君且看17岁青年壮志不言愁,“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君且看,他辗转求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远方总是要一步步靠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接下来的思政大课也让我感慨万千。“我不说谁说,我不干谁干”主席的这句话让我沉思许久。毛主席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崇高精神风范。我们感前辈之思想、学前人之精神,我深知青年如初春,如朝阳,如百开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研。如今乃是我们人生中最可贵的时期,更应不负韶华,唱响时代新时期的青春之歌。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往毛主席纪念山馆,我了解到毛主席的家人。毛岸英,毛主席的儿子,自荐去抗美援朝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还有堂哥、堂妹、他的爱妻、孩子……我们的主席他失去了太多太多。

        在毛泽东图书馆里,我认识了“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毛主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是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曾将300万字的《资治通鉴》反复阅读17遍有余,甚至将《共产党宣言》看过不下100遍!在阅读中,他了解到中国正处于危难之际,他想救民众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将倾,于是他更加拼命地读书,想于书中寻求点点微光。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他开始踏上了改造中国之路,最终“雄鸣一唱天下白”。

        毛主席曾寄语青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应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追随伟人足迹,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回首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让红色精神、红色力量、红色基因融入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赓续红色血脉责任与使命,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绚丽的华章。

我的韶山之行 

23 计算机 2 班 刘冬萍 

        “滴答滴答”,雨水敲打着大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在春雨滋润中,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红色研学活动——我的韶山行。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坐上了大巴。一路上车水马龙,绿树成荫。这是我们第一次集体离开校园出去研学,同学们内心有些忐忑不安,但更多的是兴奋。车上志愿者调节着气氛,同学们一起回答着问题,热血沸腾地唱着红歌。不一会儿,就到了服务站,服务站的阿姨们热情的向我们打招呼。边拍视频边说: “韶山欢迎你们!”我被阿姨淳朴的性格感染着。

        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后,绵绵细雨悄然落下,广场上矗立毛泽东巨大的铜像。我凝视着毛主席伟大的目光,感受他那种与众不同,超越时空的伟大力量。随后我们精神激昂地歌唱红歌,庄严宣誓,铿锵有力。正如誓言所说,我们是初升朝阳,我们是时代新人,誓言声响彻广场,更激荡在我们每个学子的心中。在参观毛主席铜献花的时候,我们一个个学生神情虔诚,心怀敬意。

        紧接着我们来参观了毛泽东的故居,在毛泽东生活过的屋舍中。我仿佛感受到了他的存在,他在那种清贫的家风家训中成长为我们新中国第一任主席。他身上流淌着为民族独立、为人民富裕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毛泽东同志的故居不仅是伟人生命的摇篮, 更是他领导中国革命的始发地。

       到了晚上,我们一起上了一堂思政大课。我们在历史书中,仅学到了毛泽东带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而在这堂课中我们了解了毛泽东的生平,我惊叹于他是行动的巨人,有想法、有担当、有作为。看了许多关于毛泽东的视频介绍,主持人突然问道: “我们为什么而读书?”议论声叽叽叽喳喳个不停,有人举手回答道: “为更好的未来而读书。”我没有站起来回答问题,但若是问我为什么而读书,那我的回答必定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还参观了毛泽东纪念馆,这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烈士的伟大。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继续和发扬韶山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去韶山旅行,亲身感受这片热土的魅力,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我们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更好的美好未来!

 最忆是韶山

23 机电 1 班 黄悦

       天空像被撕开了一个口袋,雨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本想赶去集合的队伍,可大雨却硬生生把我拦了下来,我拍了拍脑袋,才想起来今天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去韶山。

       当我们坐了五个多小时的车到达韶山时,雨滴落在我身上,我却并没有感到一丝寒冷,因为我的心情是火热的。当我们到了毛泽东广场的时候,一股威严感扑面而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站在毛泽东广场的时候,队伍整齐,我们在雨中庄严地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我们对新中国捍卫的诺言,是我们对毛主席复兴民族的承诺,更是为了让毛主席对现在的新中国安心!我虽然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但是也会尽我所能效忠我的祖国!

        晚上的思政大课更让我对韶山这个地方痴迷。在思政大课上,老师提问:“你们知道毛主席少年时期所追求的是什么吗?”我们在台下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有人说:“拯救当时落后的中国!”也有人说:“教书育人!”当时我心中在想,答案应该就在这其中,但老师后面的话让我呆住了。老师说:毛主席对于理想的回复是:“我不知道!”老师接着往下说:“因为当时的中国贫弱,任由列强宰割,当时在那样的时代大环境下,毛主席也不知道哪条道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很迷茫,直到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党宣言》,主席的思想在那一瞬间开阔了。”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瞬间觉得主席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洞察力远超于常人!

       到了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毛泽东纪念馆,在里面,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了毛主席,也是让我知道了主席满门忠烈,大部分都是为新中国而牺牲!当我们走进纪念馆的时候,一幅画像深深吸引了我,上面画着毛主席一九五九年再次回到韶山的场景。主席在照片里的笑也被称为:“活着的笑”。看到这张画像的时候,我才知道毛主席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而是和蔼可亲的。更走近一些,墙上挂着的是主席的至亲,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一九五零年,他牺牲在了朝鲜,当时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的时候,就有人劝主席,不要把岸英送上战场,可毛主席却说:“我的儿子不送,那送谁家的儿子?”这样的伟人怎能不令我们敬佩?

       第二天下午,我们回到了学校,但在韶山经历的一切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这次研学让我刷新了对韶山的认知。毫不夸张地说,韶山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让我接触到新思想和引导我人生方向的地方之一。

       此刻,我我想说一句:“处处满眼是韶山,处处最忆也是韶山!”

我的韶山行

23 师范 2 班 张婷婷

        游伟人故里,看往事重现。

——题记

       这个星期四,筹备已久的研学活动终于提上日程。一路上我都激动无比,坐立难安,时不时向窗外望望,时不时又问问身边的同学我们还有多久到达目的地。终于,在经历六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毛主席的故乡——韶山。

       一下车,我们便前往了当地的韶山学校,这所学校是由毛主席亲自提名的,那张"纸上都仿佛听的出声音"的照片就出自这里。在韶山学校我们举行了开班仪式,看着毛主席生前的事迹,我被他那怀乡情深深地感动了,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的心中总都想念着那片养育着他的土地,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艾青的一首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

       紧接着,我们去往了毛主席铜像广场,一踏进广场,我便看见了那屹立在广场中央的毛主席铜像。他面带笑容,微笑地迎接每一位来看望他的后人。那抹笑如同冬日里的第一束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在广场上,我们举行了献花仪式,望着毛主席的铜像,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他是怎么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更无法想象像他那样怀情重义的人是怎样承受身边的至亲一个个离去的痛苦。这些悲痛都是常人无法忍受的,但他却化悲痛为动力,不放弃任何一个救国救民的机会,只因为他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后,我们去到了毛主席纪念馆,那里摆放的每一件物品都让我十分震撼。尤其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城墙上演讲的雕像,看到它时,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了”仿佛就在我的耳边回响,人民们欢呼雀跃的场景,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放映。东方的太阳终于因为中国而升起了,我们再也不是几百年前的东亚病夫了,而是觉醒的雄狮!

       通过这次研学我学到了很多,也更加坚定了对未来的目标,那些伟人们的艰辛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也会接好前辈们递来的火炬,让星火传承下去,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主编:李恩武

编辑:张娜

一审:石伟

二审:张自林

三审:王连云

阅读 112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