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队员们体会到蚕丝在生活中的用途,培育动手能力,传承非遗文化,武义县桐琴镇中心小学三五中队的队员们开展“缫丝制扇 以劳育美”社区实践活动,利用自己辛苦养成的蚕茧制作精美的蚕丝扇,为炎炎夏日带去一丝清凉。
养蚕,是多少人忘却不掉的童年趣事。开学时我们的小队员们从老师那里领到的一袋蚕卵,开启了队员们神奇而有趣的养蚕之旅。通过近两个月的精心呵护,“小小养蚕人”见证着蚕卵到成虫,再到一个个洁白无瑕的蚕茧诞生。养蚕这个过程,让队员们学习到了蚕的生命周期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亲手呵护生命的实践中,感受到了生命成长的不易与奇迹,劳动的价值与美好在幼小的心田悄然生根。
《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古时在我们江浙一带小满时节有祈蚕节。正值小满之际,队员们通过制作蚕丝扇的活动,了解古法缫丝技艺,感受非遗文化。蚕丝扇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圆形带柄的蚕丝扇,有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团扇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好寓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一步:煮茧
队员们先将蚕茧表面不紧实的丝去除,再放入热水中煮茧。
接着,用筷子搅拌,丝线就慢慢地绕了上来,缓缓抽出那纤细而坚韧的蚕丝绕在扇骨上,开始绕丝。
第二步:缫丝
通过不停地转动扇柄,将蚕丝缠绕在扇面上,这也正是我国古代的缫丝工艺。看似简单的缫丝、绕丝,但需要队员们极大的耐心,队员们一边感叹小小的一只蚕宝宝竟然能吐这么长的丝,一边欣赏如水波流转般光泽的柔丝。
第三步:装饰
通过两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扇面的制作,漂亮、精致的蚕丝扇让队员们赞叹不已。
这一古老的手工艺体验,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了“一丝不苟”背后的艰辛与价值,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浓厚兴趣。
通过这次制作蚕丝扇的活动,队员们从课堂的学习到亲身实践,不仅加深对蚕的了解,还能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技艺,让大家领略传统工艺中蕴含着的智慧与勤劳,感受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