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萍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题动态20〗探索图形的奇妙之旅——课题组成员罗嗣美老师磨课纪实

创建于05-21 阅读1028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春末夏初之际,天气的变化莫测总是让人措手不及。5月21日,课题组成员罗嗣美老师在城厢小学录播室进行四年级下册《平移》的授课,课题组其他成员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的热情,齐聚一堂,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即将展开的磨课研讨的期待与憧憬。而今日这份不多不少的云与适中的暖,恰似特意为这场磨课布置的背景。

       罗嗣美老师《平移》的设计采用了新的目标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嵌入式评价,围绕“游戏导入—合作探究—拓展应用”的结构展开,旨在通过互动和实践促进学生对图形平移现象的深入理解,并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增强其表达能力。

      课堂伊始,罗老师以热门游戏“俄罗斯方块”作为开场,通过声控玩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图形平移,复习平移的概念,同时强调平移不仅需要确定方向,还需明确距离。

      游戏引导学生回忆平移的定义及其特性之后,罗老师借助教材例题,利用学习单完成任务的形式,嵌入操作评价,让学生帮助角色“小红”解决图形平移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如何正确数平移格数,并及时进行学习评价,让学生对此次任务有一定的自我认知。

      罗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完成学习单任务二)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画图方法以及总结画图步骤。首先,识别图形的关键点或线;其次,标记并描出平移后对应的关键点;最后,连线完成图形平移后的描绘。通过实例操作,学生还学习了如何通过数关键点或线段间的距离来确定平移的格数。其间,罗老师利用手机投屏技术,让听课老师同频观看同学的操作过程。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物流机器人电梯等增强知识的应用意识。

      知识迁移应用部分,罗老师设计思维挑战,如蚂蚁爬行问题,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图形分割问题引导学生对比例和分数的理解。

       然后,罗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说课。课程以孩子们喜爱的俄罗斯方块游戏为切入点,通过声控操作,复习了平移的基本概念,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也自然而然引出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关键要素。 随后,聚焦于教材例3,通过“小红的困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深入探讨如何准确数出平移的格数,以及如何在方格纸上精准地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生活化的例子,如物流机器人和升降电梯,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无处不在,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意识和空间想象力。 最后,通过智慧乐园的挑战题,孩子们巩固了所学,展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而不研则浅,接下来课题组其他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罗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深度的研讨。

     课题主持人黄丹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点评。她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巧妙,游戏导入,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过渡到新知,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冯柳老师认为,罗老师清晰地展示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通过实例操作,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平移的实质特别是在方格纸上画图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刘艳萍老师则觉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极高,从他们的笑容和积极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享受数学,乐于探究,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刘文静老师从创新与应用的角度认为,罗老师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尤其是引入现代科技元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提升了他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点非常值得借鉴。

      贺浩婷老师从评价的角度出发,认为课堂反馈及时且有效,罗老师在每个环节后都会追问学生的想法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表达,促进了深度学习。总结环节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为持续进步打下基础。

      今天的《平移》课,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图形平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观察、思考和合作。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今天的课堂,我们共同见证了那些小火苗的燃起,照亮了数学探索的路。未来,我们期待这些火苗能成为照亮孩子们前行路上的明灯,引领他们不断探索未知,勇于创造。

      在后续的课例教学中,课题组成员可进一步融合现代技术手段,细化反馈评价,调整教学难度,以期达到更加完善和高效的教学效果。

     本篇由《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关键课课例研究》课题组供稿

撰稿:刘艳萍

供图:课题组成员

初审:课题组成员

终审:黄丹

阅读 10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