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反驳——试析《诗经·卫风·氓》中氓妇被抛弃的真实原因

创建于04-25 阅读3829

  《试析〈诗经·卫风·氓〉中氓妇被抛弃的真因》这篇论文探讨了《诗经·卫风·氓》中氓妇被氓抛弃的真正原因。论文认为“氓妇被氓休弃的真实原因是基于经济动机:氓通过骗婚手段达到侵占女子财产的目的,在成功获取女子丰厚嫁妆并改善自家经济条件后,最终将其抛弃。”而我不敢苟同。

       《氓》一文中虽然提到了“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样的关于经济的字眼。但是从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矩,以及“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的匹配观念的支撑,即使男女之间私定了私情,也还是要考究是否对等的门第关系。而且男子娶亲完全是经过了占卜,也经过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婚娶步骤,最终才迎娶的卫女。从文中“子无良媒”暗示,男子后来也是派了媒人去说媒,这桩婚事也是经过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个步骤的,再通过“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可以知道,两人的婚事是经过古代聘娶婚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等基本仪式,所以两人的婚姻虽有了私定终身的前提,但也是合规合矩的婚姻。

       既然合规合矩,肯定少不了双方父母的把关,少不了婚对等观念的考量,如何存在为了经济骗婚这一说。我认为该作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不良风气而歪曲理解原文的一种无稽之谈。

        在先秦,婚姻制度也没有现代那么完善,一夫多妻的情况还是较常见,而且变心是雄性动物的天性,变心实属正常,这样的现象恰恰是当时的正常状态。不合理的估计是这个卫女本身。试问,如果不是我国法律规定一夫一妻,有几个男的不想一夫多妻?人始终是动物的一类,只是法律和礼义廉耻让我们有了道德的底线。作为女性的一方才不断地强调男女平等,期盼一夫一妻的成为事实。

       从文本考究,氓无论娶了谁,他也不会改掉变心的本质。

     从诗歌第一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里的文本,我们看出这个“氓”具有撩妹的胆量和能力。这是个敢于撩妹的男子。他会撩卫女,自然也会撩其他女子。只是傻傻的、情窦初开的卫女,她把男子的撩当做了真爱,一旦动了芳心便飞儿扑火——“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完全被爱情牵着鼻子走。全文,我们能找到“氓”对卫女付出过情感的地方只有一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除此之外就剩下“怒”“卜筮”“二三其德”等冷冰冰乃至负面的词语了。

       从“将子无怒”看,这是个善变的男子,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男子。情绪不稳定,自然感情也不会稳定,变心也是迟早之事。何况一开始,他初心或者就只是撩一下而已。就像一个美女逛街的时候遇到个小流氓对你吹口哨,或者挑逗你一下,他可能纯粹就是过过嘴瘾,过过追女孩的瘾,但你把这提到了谈婚论嫁的高度,他估计是万不敢跟你干的。氓更像是为了他的一次挑逗而被绑架成婚姻。所以从第二章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们找不到一处男子付出或者感情波动的内容。当已经“请君入瓮”了之后,我感觉男子连结婚也属于被动的状态。从心理学四种性格类型及特点分析氓不是胆汁质就是多血质类型的性格。这两类性格特点决定了他的本质——善变的本质,急躁的本质。在没有一夫一妻制约束的年代,在父权夫权当道的年代,移情别恋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可知,当女子进入婚姻,不再停留在恋爱智商的层次时,她清醒的看出男子的真面目。“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些表现不是因为卫女,而是男子的本性,即使换一个楚女、秦女、燕女……也是这样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会因人而异,而是当时的一种实情,是作为古代弱势的女性的可怜的最终结局。

      从“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可知当时社会是男性的主场。兄弟为何笑,可能笑女子当初的一往情深,也可能笑女子的任劳任怨,更可能笑女子妄想男子一心一意。兄弟们本身就对一夫多妻,对移情别恋,司空见惯的,怎么会不笑女子的痴心妄想?

      综上所述,氓无论娶了谁,他也不会改掉变心的本质,哪个男人不爱青春少女?哪个男人不希望左拥右抱,除非他根本没有雄性的能力!再看古代的太监,即使被阉割了也还有求偶的渴望。更何况是正常的男性。在没有法律约束的年代,在礼义廉耻还没有那么多教化的年代,能多娶多恋是他的本事,不能,只是无奈。

      再看作者观点说氓成功获取女子丰厚嫁妆并改善自家经济条件后将其抛弃。何来改善了自家经济条件呢。有文为证“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自从卫女嫁给他,多年家贫,如果有丰厚的嫁妆,又何来家贫?这不是胡编乱造吗!再看“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如果有丰厚的嫁妆,女子应该是可以坐享家庭少妇的清闲,至少不用这么苦,如果是有丰厚的嫁妆,证明女方家境不错,试问哪个男子愿意放弃一个比自家家境好的外家,除非他已经有了创造财富的能力。但从原文看,也没看到氓已经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所以男子改善自家经济一条根本不成立!

      

  那么为何我们现在还要去学这篇文章,还要去赏析呢?

      一是让广大的女性明白我们奋斗至今才看到一点点相对幸福的微光,我们应该更加清醒与独立,做一棵伟岸的木棉站在男子的身旁。我们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不依附于任何人,也不为受谁漠视而难过。《氓》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卫女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只是看到她说了句了结的话,我们看到她最终离婚了吗?离婚了回家就不会有再嫁,被家里逼婚的后果吗?从《孔雀东南飞》一文来看,这个女子如果离婚也只是意味将再一次走入另一个笼牢罢了,被弃或者说被嫌弃是当时女子的普遍命运。

       二是让我们在遇到异性撩拨时,要保持理智,不要过分沉迷于爱情。“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从先秦时期,女人便已意识到这种状况,从先秦时期便已在向我们发起警告,我们不是更应该理智的面对恋爱,慎重的考虑婚姻吗?

        三是鼓励我们要保有卫女结束痛苦爱情的勇气。从卫女的“亦已焉哉”到“娜拉出走”,历史演变数千年,女性还在为独立、自强不断奋斗,新时代女性不要失去抗争的勇气和力量,遇到不好的爱情或者婚姻,要审时度势,争取自我权利。

        四是遇到好的婚姻是运气,经营好婚姻是能力。从《氓》中可看出,卫女尽管被称为最理想的妻子,但却不是一个善于经营婚姻的女子。从文本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一处她关于女性的妩媚与温柔,撒娇与笼络男子欢心的文字。我能看到她的深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我也能看到她的勤劳能干“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我亦能看到她隐忍自尊“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我还能看到她的坚强果敢“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但却看不到她作为女性的柔弱、娇嗔、古灵精怪……那些激起男性保护欲的,激起雄性征服欲的一切的女性的柔媚、邀宠。换句话而言,我们看不到卫女经营婚姻的技巧和能力。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当时妇女传统的本质,既然如此,卫女是个皮囊,秦女、楚女、燕女也是皮囊,氓的变心是把一个皮囊换一个甚至多个新皮囊的物理更换而已。氓的变心是作为雄性动物掠奇与好胜心驱使。

       五是让众多男性从《氓》这一文中得到教化,在同情卫女的基础上懂得保持感情专一,保持责任感,保持对爱的初心,学会理解女性,尊重女性,关爱女性。一个懂得礼义廉耻的男子,应该是能够通过学习受到教化的。纵观选入中学中的教材,我发现也只有这一篇课文是对男性忠于爱情,忠于婚姻有所教诲的,其他基本找不到痕迹。我一般讲这篇课文都会让男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多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引导他们做一个有责任于爱情和婚姻的未来的男士。家庭是国之本,国之根,家庭不稳,国如何安定?让千千万万家安定、稳定,就是让国稳定安泰。

阅读 38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