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婷婷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沂水县杨庄镇举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助学课堂”教师亮相课比赛活动

创建于05-21 阅读604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小学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把握“助学课堂”精髓,检验全镇小学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阶段成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5月21日杨庄镇教研室在杨庄镇第二小学组织全镇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教师“助学课堂”亮相课比赛活动。

本次活动要求:

①树立“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课堂变为“学堂”;践行“目标引领 任务驱动”式学习;通过生生、师生间互动式评价,努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②践行“助学课堂”教学模式,“三助”(自主、互助、师助)教学活动有梯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度;助学单的研制设计有层次。

③面向全体,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班级小组长、小主持人素养高,会管理,有担当;学生会合作、会思考、敢表达。

④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精讲多练”,一堂课教师讲解不超20分钟。

⑤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组织能力、驾驭能力强。

        第一节课,由杨庄镇中心小学刘桂兰老师执课的四年级科学《灯泡亮了》。这节课符合新课标理念,通过助学单设置学习活动,驱动学生不断思考,特别是小组合作时,组员之间分工明确,有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等。构思非常精妙,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节课,是由杨庄镇第二小学吴雪涛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科学《鞋底花纹的启示》。本节课目标清晰准确,环节设计合理,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由于时间问题,结束的有点仓促。

         第三节课,是由四官庄小学王新艳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科学《蜡烛燃烧》。这节课体现了自主探究的学习乐趣,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简单而有兴趣的生活入手。抓住了孩子好表现,好展示的心理,从设计实验步骤引入,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

         第四节课,由杨庄镇中心小学刘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规则》。刘老师的个人素质高,语言魅力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到位,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利用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刘老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节课,由杨庄镇第二小学朱友萍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朱老师利用助学单,给学生设置了三个活动环节。对于大米的种植过程,利用抽签模式,给每个小组分发任务,并设置小主持人,每个小组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并进行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了解到每一粒粮食背后所蕴含的汗水和努力。朱老师通过让孩子们亲手操作插秧,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无疑增强了孩子们对粮食的敬畏之心和珍惜之情。

        第六节课,由北躲庄希望小学刘敏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勿忘国耻》。这是一节以历史为基础,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的同时,促使学生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课上,老师创设情境,出示目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提升,归纳总结,反思提升。课上注重与学生的合作。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发言。所以该老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自己。

         第七节课,由仁村小学王娜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四通八达的交通》。整节课教学活动层次清晰。教学活动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王老师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最后达成共识;人们生活需要交通工具,但必须适合自己。整个教学过程连贯、自如、富有层次性,学生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饱满的,他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感悟到课堂生成的精彩。

        第八节课,由上儒林小学刘树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刘老师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所感所悟。但是整个课的活动设计太少。学生在课外时间与邻里的交往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与正确引导。由于课前对学情的诊断还不够细致,布置任务的针对性还不够强。

        第九节课,由郭家峪小学王录华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教师对教材处理到位,结合生活实际重难点把握准确,学生主动交流,勇于创新,教学过程开放活泼,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果设计的活动再扎实一些就更好了!王老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积极地展示。

       活动最后,几位评委就这九节课结合助学课堂“三助”(一是自助;而是互助;三是师助)进行讨论和评价。

       通过这次“助学课堂”比赛,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助学课堂的魅力。“助学课堂”已经初见成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助学课堂”的课堂改革,让学生从死学,到会学、乐学、好学、勤学、善学,让助学渗透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中。

        我们还走在研究实践的路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老师们的“助学课堂”之路。

阅读 6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