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缘起
《指南》中提及:孩子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植树节活动中,班级认领了一棵杨梅树,四月的杨梅树单单长满了叶子,孩子们会发现:“老师,原来杨梅是长在树上的呀。”
也常常会问:“老师,杨梅呢?杨梅树上怎么没有杨梅呀?”
没吃过的孩子则会问:“杨梅是怎么样的呀?”。在孩子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我们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组织了一次关于“遇见‘梅’好的故事”的班本活动。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孩子的步伐一起踏上探杨梅之旅。
与杨梅树的初相见
1.遇见果树
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开始了与杨梅树的初相见。
2.观察叶片
观察后孩子们发现杨梅树拥有细长的、绿色的叶子,孩子们又提问:杨梅树的叶子很多很绿,为什么旁边的果树什么都没有,还是光秃秃的?
3.资料发现
通过了解得知原来杨梅树的叶子四季常绿,是棵很坚强的树,4月开花,6~7月果实成熟。当即就有孩子提出:那杨梅现在还没有长大吧!
于是我们约定:一起来追寻杨梅的生长。
错识“杨梅花”乌龙事件
“红点点”是什么?
再一次来到杨梅树边,我们凑上前去对着杨梅树左看看右看看。
听到这些疑问,孩子们一下子都被这红红的点点吸引了。
对于杨梅花的样子成了一个探索点,于是,孩子们选择了向老师求助的方法再通过网上图片的查找发现原来杨梅树的花就是一点一点红红的累积在一起,像水稻一样的。
杨梅果实大不同
我发现的杨梅
来到杨梅树边,红红的花已经不见了,替代的是一颗颗小小的果实。本着让孩子直接感知的原则,孩子们走上前去观看、触摸,有的孩子不够高,就想出了踩在石头上、踮起脚、跳起来、爬树等方法。
孩子们尝试用手来作比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带着辩证问题,我们再一次来到杨梅树边,发现上面的杨梅确实比下面的红一点。
“梅”你不行
动手动脑采摘活动
看着杨梅日渐变黑,孩子们心中都止不住的愉悦,在观察的时候就已经有小朋友忍不住上手摘几颗。
可以怎么去摘?
对于采摘杨梅,孩子们表现兴趣浓厚,摘杨梅是孩子们最好玩、最快乐的事情。在采摘杨梅前孩子们需要很多准备,这时老师抛出了问题……
孩子们找到真正合适的采摘工具,开始了第一次的采摘。
第一次采摘
在第一次的采摘后,孩子们发现又大又紫的杨梅太高摘不到。
困惑
孩子们将自己的困惑带回家,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商量讨论怎么摘到又多又好的杨梅?孩子们在家收集保护杨梅的箩筐,设计杨梅神器图纸,与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杨梅神器。
设计图纸
制作杨梅神器
第二次采摘
有了第一次的采摘经验,孩子们在家整改了自己的采摘工具。在第二次采摘中,大家收获满满。
采摘杨梅的感受
发现果蝇虫
采摘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此时的杨梅分外甜。
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最终决定去找出答案。
寻找果蝇虫
孩子们带着疑问,开始寻找果蝇虫。孩子们认真记录着果蝇虫的外形特征。
果蝇VS苍蝇
孩子们自主翻阅图书角关于昆虫的百科全书,找到了苍蝇的资料。对比自己画的果蝇虫的照片他们发现了果蝇虫不是苍蝇。
果蝇虫可以吃吗?
为此,我们展开了一场辩论赛……
原来杨梅中的果蝇幼虫从卵到成虫都在杨梅中进行,期间没有经过污染,不会携带有害细菌,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以直接被胃酸所侵蚀腐化,并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梅”味不停
为了让杨梅能长久保持,孩子们对杨梅美食进行了许多畅想……
美味一:杨梅干
怕酸到小朋友,不妨一起来做糖衣杨梅:杨梅在白糖上滚呀滚,就像披上了一层雪白地衣服。哇,酸甜可口~
美味二:杨梅汁
听说,杨梅还能做成果汁呢,不仅促消化还能起到防暑降温的功效呢!
“幼”见杨梅
孩子们对于杨梅的热情意犹未尽,于是,他们把杨梅的喜爱转移到区域。
分享活动: 送杨梅
这么好吃的杨梅我们拿去给弟弟妹妹分享吧!
“梅”好回忆
在杨梅的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探究果蝇虫、制作杨梅美食等,让孩子与自然互动,在自然中探索、获取有益的经验,更收获了成长和喜悦!
至此,我们一树杨梅的故事暂告一段落。
图文: 网络、本班
编辑: 杨雨晴、钟小春
编审: 张霞、熊树青
编校: 罗琦、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