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立项
2024年4月28日上午,我园邀请了海南省机关二园李琴园长、张小玫主任、胡元华老师三位专家入园针对小课题开题立项活动。
全园共有20位老师参加小课题立项活动,共报了10个小课题,10位课题主持人针对自己的课题研究前期调研、内容、目标等方面做了讲解。
研究目标:
一、通过开展多元化、趣味化的探究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甲壳类生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比如:螃蟹的呼吸方式,寄居蟹是如何换壳的,蜗牛孵化宝宝记,乌龟的秘密等,由此形成甲壳类动物的基本概念。
二、在活动中,激发幼儿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饲养观察、调查收集信息等方法寻找答案,并与家人或同伴合作,尝试记录结果。
三、基于幼儿的角度出发,大胆创新多元化的探究课程,并鼓励幼儿尝试用正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对未知的领域大胆提问,在好奇好问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研究内容:
1.结合“共玩.共成长: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目标,去探讨在提升幼儿科学探究中有哪些具体活动,包括:“初探螃蟹”、“了解寄居蟹的秘密”、“乌龟趣事记”、“蜗牛的春天”、“海洋馆研学活动”“亲子赶海”等实践探究活动。
2.通过课程故事的形式,记录分析出幼儿在操作观察甲壳类动物中的各方面综合能力。
3.在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树立家长的科学育儿观念,充分利用“家园社”的一切资源,为幼儿在探究“生命教育”的学习中提供便利,使得探究活动开展更具有实效性。
一、文献研究法:围绕本研究课题,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专著调查与本研究有关的理论与文献资料,收集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资料,通过了解自然教育、生命科学来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设计和实施步骤。
二、行动研究法:首先根据“共玩。共成长: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探索目标,设计出有助于幼儿了解生命科学的奥秘、培养幼儿想要深入探究的兴趣以及通过饲养‘寄居蟹’、‘螃蟹’、‘蜗牛’、‘乌龟’,了解其生活习性的具体活动,先是在本班去实施,接着对活动进行反思,然后再到各年龄班去再实施,再反思,调整,最后形成典型活动案例。
三、访谈法:我们计划进行教师和家长的深度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共玩。共成长: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看法、经验和建议。
专家点评
胡元华老师: 针对“共玩.共成长: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建议更加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以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同时,需要明确课题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
张小玫主任: 对于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需要详细说明研究的具体设计和实施计划。建议充分考虑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收集方法,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李琴园长: 在研究的预期成果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预期贡献,包括对如何激发幼儿对“甲壳类动物”的反思,调整和实际成果。此外,需要详细阐述研究的可持续性和实施计划。
交流讨论“共玩.共成长”: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目标和主题: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和主题,例如,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甲壳类动物”的认识、培养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进一步认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这将有助于为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提供方向。
2. 制定详细的计划:在活动开始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流程等。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如讲座、实地考察、互动游戏等。这将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4. 注重安全:在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特别是在进行实地考察等活动时,要提前了解当地的安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 加强宣传和推广: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参与到活动中来,需要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可以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进行宣传。
6. 与家长沟通:在活动开始之前,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也要在活动过程中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活动的进展和成果。
7. 评估活动效果:在活动结束后,要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