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风采异  “异构”匠心同

——谢丽霞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梦醒时分
创建于2024-05-21
阅读 30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水本无华,相荡及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人因思而进,教因研而精。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多元高效的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4年5月13日,谢丽霞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以“‘同课’风采异,‘异构’匠心同”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活动前,工作室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商榷,从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老师们品优点、论不足、谈素养、找方向,碰撞出不同的智慧火花。

工作室代兵和谢丽霞两位老师对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第一节 《功》这一课,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对同一授课内容进行设计,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立足课程标准。

首先,代兵老师进行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代兵老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不仅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还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教学理念。代老师用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构筑起丰富多彩的课堂,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第二节课由谢丽霞老师授课。

本节课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并以此为主线,使整节课教学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推动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精心挑选了既贴合学生实际,又符合学生兴趣的情景,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贯穿始终,从而呈现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展示课结束后,与会老师进行研讨交流。首先,授课教师进行说课,并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随后其他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使老师们收获良多。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与切磋,老师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的目的,真正做到了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

区教研员梁秀英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两位老师从教材的挖掘到教法的选择,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思想方法的渗透,既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差异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了相同的教学任务,教师都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本次活动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与魅力,诠释了“同课巧设计,异构显匠心”的意义,实现课堂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课异构不变的是教学内容,万变的是教学方法,“同课”风采异,“异构”匠心同 。工作室通过“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促使教师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潜心教学、笃行不怠、勇于创新,在追求高质量课堂教学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图文编辑:谢丽霞

审       核:梁秀英

阅读 30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