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构建高效课堂,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2024年5月21日下午,宜阳县思源实验学校特邀县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王佐政主任,由八年级数学备课组长李学景老师主持,杨留俊副校长及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大教研活动。
观摩课
下午第一节由706班数学教师户燕荣老师执教《轴对称的再认识》,户老师教学语言准确、严谨,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课堂中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对学生的点评及时、到位。户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板书,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表现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每一个环节都能让人欣喜的发现新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
学生们上课认真专注。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
学生们大胆展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说课
户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线段和角都是对称的,图从中间分开后、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如果一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对称轴是直线。
按照“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一﹣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动手实践能力。
评课议课
李亚男老师
七年级数学教师李亚男老师进行点评: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课前复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知识储备,然后老师适时的问了一句:"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在这些生活的例子中,一下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话描述对称图形的特征,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付雅静老师
七年级数学教师付雅静老师进行点评:
本节课户老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有了形象的感知,关键是从中得到有效的信息,掌握事物的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让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猜想、自我尝试,自我验证中得出结论。
薛青利老师
八年级数学教师薛青利老师进行点评:
本节课教学环节的安排比较适宜,思路比较清晰。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能围绕"折"进行,通过"折"判断轴对称图形,通过"折"找对称轴,通过"折"画对称轴,尤其是判断线段和角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时,有效的让学生巩固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的理解,加深了印象。如何画对称轴,教师进行了很好的示范;如何表述对称轴,也进行了反复强调,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把握比较到位。
沈镇文老师
八年级数学教师沈镇文老师进行点评:
课堂上要不怕"浪费"时间,因为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感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理解。通过对操作结果的仔细观察,促使学生掌握其特征。拾级而上促思维。大脑是越用越灵活,因此不能长期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还要经常让学生展开想象。如看到折法,想象展开后会是怎样,再通过操作加以验证。对于较简单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实物后,尝试着对手折、画、剪出来。
指导交流
王佐政主任
县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王佐政主任指出:
1.要密切联系数学与生活,体现数学学科的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欣赏生活中事物美的同时,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来源与生活,通过探究一些图片的共同特征,并应用特征对一些图形进行判断,使学生在探究这些图形美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加深了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习数学知识的学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要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户老师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紧密联系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来研究连结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下,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要重视"做中学",促进数学知识的科学结构。使学生感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特征:剪一剪﹣﹣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折一折﹣﹣判断轴对称图形;画一画﹣﹣对称轴的位置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创造出各种形状的轴对称图形,学以致用。
杨留俊副校长要求全体数学老师做到以下几点:
1.尽自己全力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堂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2.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协作。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分析,统一认识,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协同工作,每位数学教师要制定期末提升成绩的措施。
3.分层进行课堂检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我们本着不能让学生掉队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发展程度极不平衡这一特点,在每次测验后大家都碰头商量,研究方案,突出培优补差的对象并定出计划,使学生的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老师是引路人,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5.利用学习小组合作,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
心有所向,方能行远。此次教研活动,为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向每位数学老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相信全体数学教师定会不忘初心,积极行动,精准发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