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让基层干部人在、心在、情在

王海婷
创建于05-21
阅读 2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基层干部是最容易聆听百姓心声、了解百姓疾苦的人,是最接近群众的公权力行使者,影响着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也决定着群众对政府的认同度。但是目前基层出现年轻干部逃离乡镇的趋势,一些年轻干部不愿留在基层、扎根基层,一心谋划着通过考试或借调,甚至辞职离开乡镇。

    现在乡镇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虽然很多乡镇的编制已经满额或者超编,但是很多干部却被上级借调,再或者就是半退休的老干部,真正干活儿的年轻干部却少之又少,部分乡镇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甚至“断档”的现象,年轻干部成了乡镇的香饽饽。乡镇里,不仅年轻干部少,懂技术,有一技之长的年轻干部更少。尤其在偏远地区,40岁以下的干部的学历普遍偏低,更别提掌握法律,经济专业知识了,这使得乡镇工作开展起来很有难度。为了解决乡镇基层断层的问题,推行公务员考试,招录了一批大学生,但大多数的年轻干部不是本地人,好多还是城市的孩子,来到基层,他们有着与农民明显的隔阂感,对基层工作的零经验,与基层群众沟通困难,面对一些信访问题,不能有效的化解,使原本满腔的斗志和工作激情,化为心酸、委屈和压力,最后造成年轻干部没有一个想呆在基层的,出现“候鸟式”干部,甚至想着办法“远走高飞”。要么是遴选到上级单位,要么是采取各种途径调动到县市区,乃至于投门找关系借调出去,反正是不呆在乡镇。

    留住年轻干部,关键是拴住年轻干部的心,让他们觉着有“奔头”。丰富体制内的业余生活,才能满足年轻干部的精神世界。组织去关心年轻人的心理,领导去照顾年轻人的家庭,只有“捂热”年轻干部的心,才能真正留住年轻干部的人。

    有人说,基层尤其是乡镇或街道编制不足、人手不多、任务量大,干不完活只能“加班加点”。但归根到底,还是人员管理出了问题。针对编制、人手不足的问题,应加快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在编制增减、新人招录等环节,给基层一线单位、任务较重部门适当倾斜;针对定位不明、分工不清的问题,既要重新明确划定职责范围,打破条框界限整合调动干部力量,避免“累的累死、闲的闲死”,也要问需于民,把过时、低效、不需要的事项砍掉,在补短板之处集中攻关,突出问题导向,提高机构改革的群众满意度。

    怕就怕一些领导干部,心存官僚主义、家长主义做派。有任务有风险,不是以上率下、亲力亲为,而是以权压人、吆五喝六,有困难就“下推外踢”,有成绩就“捷足先登”,用别人的“多干”为自己的“不为”买单。作风提速,靠得是领导带头的旗帜,关键是塑造效率的内核;传承好“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老传统,道理最真。把基层减负落到实处,明文禁止上级“随意加码”,节假日检查调研,“过度留痕”,周末发文开会,时常为基层干部按下“暂停键”,为基层干部“松松板”。

阅读 2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