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驼经开象教,竺腾衍法启宗门。”象教(佛教)自东汉明帝“金人入梦”,接着摄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越过天山途经西域传道中原,继随与本土道教“佛道相争”,推搡互扯,终不能定出“正经”,只能是相遇而安,与由汉武帝刘彻推崇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孔孟之道三教旌帜在中原大地上飘扬。
从东汉至隋,佛教虽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偏安江左时的局部兴盛,但在中原大部却是在踯蹰维艰中缓慢发展。
时代步伐迈入李唐时代,些许鲜卑血统的关陇贵族高宗李世民,在儒家要义三六九等级社会里,也难免其俗,为显摆自己非二般而是名门望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自证其“祖上先前也阔过”,于是,旁求博考,翻书摘句,沐浴振袖,在家庙享堂端端正正摆上了李老的牌位,抱定老子李耳为其先祖。继此,立道教为国教,在竭力襄助道教时,也不忘佛教这道摄民安心经义,佛光法相在华夏大地日增月盛,佛教八大宗系“禅净律密性相台贤”分蘖发芽。
“密富禅贫方便净,维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这条佛偈简便地揭示了佛教八大宗派的特点与要义。八大派系有诸多的异同和门道,我是说不清所以,在此打住。籍此,西来佛学才与本土文化接驳落地,演化成汉传佛教,诞生了禅宗六祖慧能所言《六祖坛经》——一部中国唯一佛经。
五一后,游人骤减,中短行程,高铁便利。五月七日,日丽风和,天气清凉。乘G7469自钢城到临安,转G7713,下昼1点前到达天台县。下高铁站坐上直达车7路公交,人就落在国清寺面前。
李修缘这名有佛性,这就是济公道济和尚俗名,他的故居就在国清寺附近永宁村,两地直线距离不到3千米。
国清寺有自己的庙产,僧人信众需要种田莳菜自食其力。国清路西侧的田间就能看到一块块葱绿穗密的田畴,名曰“禾田香稻”。国清寺佛生们依然保持着现今不多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的传统。今天未见僧侣躬耕身影,前些日子我还在网络上见僧人们下地劳作、晾晒稻谷的图片。
普通凡客进庙焚香访景,不要购买门票的寺宇不多,我去过庐山的东林西林寺就是。国清寺庙幽地净、深山古刹、三圣庄严,法力高深,僧俗密实,竟然也不用“上清童子”就能让贤客游众进门,令人惊喜欣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寺不在大,有魂则韵。国清寺就是一座有深邃丰富佛学史迹的梵林刹宇。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寺若成,国即清”,初建于隋朝598年的天台寺,如同“圣人出,黄河清”一般,为满足成就缁白众生美好的心望,改名为“国清寺”。
智顗(者)大师于南陈太建七年(575年)38岁时入天台山修行八年,一日诵法华经药王品,豁然开悟。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由此,树立新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观基础。其后以天台山国清寺为根本道场开宗布教,故世人称为“天台宗”。60岁圆寂后,弟子智越等尊师遗愿建国清寺,成为祖庭。天台国清寺是天台宗发源地或说是祖庭是现今共识。天台宗或台宗之名来源于天台山之名应该不错。
隋炀帝杨广曾奉智顗高坐为师,为其授菩萨戒。国清寺是杨广受感其师“不见寺成,瞑目为恨”遗言,根据乃师生前所勾画出式样而筑造。
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曾有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德、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在此驻锡精修。故而,国清寺为日本天台宗之祖堂。
下了7路,溯着“赭溪”,走过一段葱郁耸翠宽阔石板“滨溪步道”,路过“樟林梵音”来到“寒拾亭”广场前。寒拾亭门楣“万松深处”匾额、卷棚顶、桔黄墙面,阔门圆窗,为纪念寒山、拾得二位高僧而造得;其左侧前方是去“隋塔”小径,近处是一排七座圆体石塔,是怀念“过去七佛”而建,名“佛光塔影”,又名“迎宾塔”;七塔后石头墙内是“唐一行禅师塔”其下为一行大师衣冠冢。
隋塔为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的服恩塔。塔高59.4米,六面九级,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隋塔建在山坡台地上,局促狭窄,绕塔一周,但见塔墙砖块多有风化脱落,塔身多长青草荆棘,抬眼却难见塔刹。
再进几步,驻步“教观总持”照壁前,它的正前是双狮护桥、乱石穹拱,卵石铺面、单孔石拱“丰干桥”。这桥为怀念硕德丰干和尚而筑,起造于宋代,一溪碧澈赭水从下淌过,古朴而清幽。桥北堍是国清寺标志赵朴初老先生题壁的“陏代古刹”黄墙影壁,影墙中圆内是“贪兽”。“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桥壁间西首是缅怀唐代天文历法一行大师来寺求访主持编写《大衍历》石碑,碑文“一行到此水西流”颇有禅韵佛意,与庐山“虎溪三笑”故事怀念陶潜、陆修静、慧远三教相晤磋磨异曲同工。
国清寺山门小而面东,有地场狭小、面向智者大师肉身塔和迎东南风消凉等三条说法。对开垂花木门,五脊楼顶、双15字门联,门匾“国清讲寺”。“讲”字有深意,是说国清寺以讲经说法为主的寺院,重佛学研究,区别于重修禅的“禅宗”和重清规戒律的“律宗”。
国清寺依缓坡而建,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我是从中线向北转西朝南再东向由南往北行览观赏的。
入山门迎面是门额书“国清寺”的弥勒殿。门首一对汉白玉石狮大有来头:1972年为迎接日本客人,周总理特批从北京故宫运抵来的。清代物件,整石錾刻,圆润鲜活,体貌灵动。殿内是哼哈二将布列左右,供奉的弥勒像后是横杵在胸的护法韦陀。
弥勒殿后身是供祀四大天王的“雨花殿”。一般庙宇两殿均设一山门殿。
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殿内敬奉的是华严三圣,中为释迦两边是骑六齿白象普贤和座驾为青狮的文珠菩萨,两侧是十八罗汉。
有人说门匾,横为匾直为额,且额的地位高于匾。国清寺大雄宝殿额匾就是竖直的。殿前“圣寿无疆青铜炉”,是乾隆为了贶寿母亲铸造的,双耳三足,6壸门,高3.8米,重3.5吨,饰三狮戏球、八宝。随着游人手抚指摩,表面光溜生出包浆的铜壁,方知此宝鸭精美与贵重。大雄宝殿后身是药师殿和观音殿。
药师殿左是中日祖师碑亭,右是法华经幛;观音殿左是六朝碑壁和智者大师院;向左是中韩祖师堂。
国清寺主轴左面还有两条轴线,集中了祖堂、晋鹅碑、三贤殿、三隐院、妙法堂、止法堂、玉佛阁、映霞轩、祥云轩、地藏殿、罗汉堂、唐人碑刻、伽蓝殿、在“双涧荧流”侧门内有清心亭、宋滕、清御碑、鱼乐国等禅堂僧舍、法殿古宇,花草游廊间隔其中。步于中间,时伫时走,物我两忘,享受佛风。
三贤殿是礼敬寒山拾得丰干三位高座的,殿前天窗内有一方井,号“法雨泉”,四周苔藓蕨草浓郁葳蕤,井中泉水显淡蓝色,似如龙潭深渊。天台宗经典是“妙法莲华经”,其讲堂就取名“妙法堂”。玉佛阁“五峰古藏”门楣内供奉台湾天台宗高僧慧岳法师1990年10月捐赠的释迦牟尼右卧玉佛,高1.30米,还有从隋塔取出的线雕石刻拓本,另有铜器香炉佛陀菩萨座像、托钵石幛,甚至还有史前恐龙蛋化石布列在阁内。
罗汉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五百罗汉是佛祖留在世间弘扬佛法的五百弟子。堂中罗汉是香樟木雕锉而就。罗汉堂正面碑廊,琉璃窗中镶嵌着唐书法家柳公权的“大中国清之寺”擘窠。伽蓝殿一般供奉土地神多称土地堂。国清寺的伽蓝神,是天台宗护法神王乔,道士打扮。
鱼乐国是国清寺中的放生池,鱼池周边分别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笔“鱼乐国”石碑、“南无观世音菩萨”照壁、一尊乾隆爷御碑、一块同高的碑碣我未识其来由。辽中东北隅有一上书“安隐”小园门,想来是高龄僧师颐养天年的“安养堂”吧。
寺的右面从南至北,有钟楼、延寿堂、聚贤堂、隋梅和梅亭等碑刻碣勒石、楼台亭院等绿植古树、石阶曲径,夹杂串连。行在之内,时缓时急,抛却烦忧,沐浴法雨。隋梅和梅亭在一个院落,隋梅在南面贴近一道短墙边上。隋梅传为天台第五祖章安大师手植,至今1400余年。令人惊奇的是隋梅在文革中濒临枯死,却在寺重新整修后,枯木逢春,现今仍枝繁叶茂。被日本僧人称为“长生不老果”。
由梅亭登上几级台阶,回首向南,在庙宇翘檐间你可眺视隋塔及坍塌的塔刹宝顶。台基之北是“法乳千秋亭”,这座碑亭内有三座1982年由日本天台宗信徒出资兴建的碑石。唐贞观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高僧最澄随遣唐使来到长安,续来到国清寺学习天台宗,跟随道遂和佛陇寺的行满学习佛法。一年后,最澄学成归国,在日本比叡山建立延历寺,开创了日本天台宗。
在殿外约略看过供奉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的宝殿后,来到观音殿前。《华严经》中有言“勇猛丈夫观自在”。在佛教传入中国时观世音是男儿身,且留有两撇小胡子,唐朝时因避李世民讳又改为观音,观音有32应身。国清寺观音殿是1986年由美籍华侨捐资兴建的。
自“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折弯返回到“法华经幢”。法华经幢上錾文“南无妙法莲华经—日莲”为日本日莲宗祖师日莲上人的笔迹。经幢下凿刻“知恩报恩”四字,为赵朴初手笔,两个“恩”字,前大后小,意寓给的恩大报的恩小。经幢由日本天台宗支派日莲宗信徒于1986年捐立。
“智者大师院”与“六朝碑壁”位居寺最北端观音殿左手边,没能莅临步入,而寺庙东端还有上大片建筑。如:晋唐古方丈、棸贤堂、唐清观亭、唐樟、慈云楼、修竹轩、卍字轩是出家人食宿之地,不供游客观赏。
一笔鹅字碑说是王羲之在天台山学法时所留。这独笔鹅字我是在王佑军家乡绍兴“兰亭”中见过。“锡杖泉”相传是寺内高僧普明戳地而成,有些耳熟眼热,原来在我拜访的安徽含山太湖禅寺祖师殿膳食房内有一“锅边井”,传说是无用祖师锡杖捣石成就的。这两处景点我于匆忙中相失交臂。
拜参观赏国清寺大略一个时辰,按先前的打算,再乘7路返回云台山高铁站,赶往雁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