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至19日,“第35届现代与经典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涌山中心小学组织教师参加了此次观摩矿讨会,本次活动我们不仅领略了名师的精彩课堂和个人魅力,还细细聆听了专家对小学语文多视角的阐释,真正享受了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
名师课堂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月是故乡明》,让我在眼眶湿润中回忆起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儿时,无论身在何处,心总是牵挂着那故乡。我想好的课堂的魅力,就是师生的共鸣吧。王老师整堂课设计从大语文方向去整合,让学生体会语文的文学意象,实现由知识型语文转向能力型语文,由能力型语文迈向素养型语文。这样的课堂,不只是学科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血脉的传承,是一次幼小心灵与中国精神的对话,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
赵志祥老师的《两茎灯草》,带领孩子解读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多方位看待人和事,解读不一样的严监生,更是引导学生持续去解读《儒林外史》中所饱含的思想上的深意,在激励学生阅读上独树一帜,是我们平常老师在引导学生持续阅读的学习的方向。
何捷老师带来的《自相矛盾》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出色的老师在语言上的艺术,而这种语言艺术带动全场的学习氛国,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没有一句引导是浪费的,从文本的原有理解到故事带来的基本理解,再到历史背景下的理解,由浅入深,学生在轻松交流去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肖培东老师教学《匆匆》抓住课前吟唱的内容着手,让学生谈谈对时间的感想。课上,用“藏、挪、徘徊、蒸、裸”等动词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造句,说自己感触,把时间当人来写,连接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在生活场景中感受时间的流逝,让学生学比喻、学拟人、学追问、学用生活场景,在时间的消失中珍惜当下。
王峰老师用游戏导入,通过一位学生用语言来介绍一种事物让其他同学来猜,王老师自己介绍事物,学生猜事物。王老师紧扣初试身手部分,抓住主要特点和不同方面制定评价标准,王老师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将语文教材用好用活。王峰老师的《介绍一种事物》紧扣单元习作要素,以初试身手为纲,借助单元课文《太阳》《鲸》相似写法地方,结合学生习作实践东方明珠将列数字,作比较将抽象的内容写具体,将陌生东西用众所周知的熟悉的东西写清楚。从教材中来来回回,挖掘实用,好用的素材,让经典范例引路学生的习作之旅。
窦桂梅校长提出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文化自信都是建立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课堂上,学思结合是文以载道实现与达成的重要路径和方式,可进行主题教学,学习主题引领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实现“三个超越”: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最终指向“学科育人”;立足课堂,超越课堂,指向素养导向下的“学科实践”;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获得属于自己的“学科理解”。
张菊荣校长的讲座《单元教学:为了更完整的“一个经验”》:教学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通过三个问题以及具体实际案例的分享,让我们明白要打破“碎问”“碎答”的惯习性上课问答的方式,学会“整收”,化单元教学为“整”的教学,单元经验为“整”的经验。
朱煜老师《我变成了一棵树》原本是三年级习作单元的教学,二年级学生却上出了精彩,以至于让我忘记了拍照。朱老师站在单元统整的高度,课程设计新颖,有针对性,于无声中润物:读词语,顺势梳理课文,形成初步关联;抓住有趣的想象,学生自由表达;关注语言文字,朗读训练与指导;最后画圈列提纲,让学生发现:童话来源于生活,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整堂课,朱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阅读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值得每位教师学习。
诸向阳老师《刷子李》:由诗词大会“飞花令”入手,打破传统的“穿着奇,规矩奇,技艺奇”,另辟蹊径,从课文中不同的“然”,体会曹小三的心情起伏,从而明白小说“一波三折”“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
听课风采
两天半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在充满活力的季节里,在富有历史气息的城市里,在处处充满智慧的课堂里,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撞击着心灵!不仅让我明白了如何读懂教材、学会用教材,更加深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和重点服务。
编辑:占晨馨
审核:彭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