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美,在于蓬勃与生机;教之美,在于钻研与实践。为落实实践育人的目的,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2024年5月17日,各年级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就李雨老师主备的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一课开展课前研讨。大家以县教研室下发的《教学设计集》及配套课件、《实践性作业参考》等资源为依托,聚焦“实践课堂”的实施、“实践作业”的设计的应用建言献策。
本次课前研讨活动由李雨老师担任主备人。活动伊始,李雨老师从教材、学情、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和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巨人的花园》的教学设计意图。
李雨老师谈到:只有把文章读短,才算是读懂文章。讲授是必须抓住主要人物的形象,从最初的形象到形象的变化,最后感受童话体现的真善美。
研韵悠悠,其语芬芳。教师们纷纷踊跃发言,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讨论。
王冬梅老师认为:李雨老师的《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总体来说内容非常丰富,抓住了“花园的前后变化”“巨人的变化”和“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的情景”的重难点,且每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设计巧妙并提出几点看法:
一、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初识花园”中可以通过学生不同语气的朗读,读出花园由“可爱”(欢快语气)变得“凄凉”(失落语气)的变化,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描写巨人的句子也要多读,从读中理解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
二、在“品读巨人形象”中,通过找句子体会人物形象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找到描写巨人的句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巨人由“自私”变得“和善”的特点,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巨人的人物形象。
三、在品读完人物形象后,老师可以总结一下,再进行“拓展延伸”,在我们的身边是否有像巨人一样的人呢?
四、作业设置和板书也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时间有限,“小练笔”会花费时间较多,我认为可以把“小练笔”设为课后作业。
朱琳老师说道:李雨老师《巨人的花园》的教学设计中,紧紧抓住教材运用比较进行写作的特点,巨人回来之前和巨人回来之后花园的不同景色,春天来了花园内外的不同变化,孩子们进入花园和巨人赶走孩子们后花园的不同景色,进行比较教学,引发学生思考感悟真善美,这也是情感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但是,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让感悟充盈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中,李雨老师设计的读的形式比较少,建议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例如可以设计对比朗读,让学生比较朗读描述花园漂亮的语句、描述花园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描述花园又有了春意的语句以及描述花园又变成了冬天的语句,在读中思考: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通过多种形式、循序渐进地零距离读,使学生进入童话意境,从而能够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价值。
谢梦老师认为:李雨老师《巨人的花园》的教学设计中,在品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真善美这一环节,感受人物内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共情。可通过提炼巨人的几次自言自语,感悟他的内心独白,通过朗读的方式与巨人共情,真正进入巨人的情感世界,体会他的自私、孤独、后悔和幸福。
吴志梦老师建议李雨老师本篇童话故事建议可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小学生是极富想象力的,常常将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来看待,与之同喜同乐。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读,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巨人和小男孩的语句,把自己当成是巨人或者小男孩,体会他们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读感悟他们的语言,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读得入情入境,充分感受到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同时找读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的寓意。
最后分管教学的魏长华副校长提出:课文的重难点必须抓住,课文中的分享快乐才能使所有人得到快乐,这是重点。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突破认识到这一点。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更是如此。教师的能力离不开集体的智慧,也离不开精益求精的探讨。本次教研活动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发展努力的方向,相信我们在今后会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图片:饶吉羽
文字:谢梦
初审:胡梦霞 朱琳
复审:魏长华
终审:刘在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