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球大作战——中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口袋的温度
创建于2024-05-21
阅读 54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观察时间:5月21日

观察地点:幼儿园户外

观察对象:晓夕、辰宇、筱雅

观察老师:于宁宁

游戏背景


(1)源于探索兴趣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木梯游戏,为了满足孩子们探索的欲望,老师们在木梯区投放了凳子、软垫、轮胎、球等材料,孩子们喜欢运用这些材料自由组合探索各种玩法。这让他们获得了游戏的动力,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一次游戏时,两个孩子将篮球放在木板上,让球从木板上滚下,竟意外滚落到一旁轮胎里,这一发现,吸引周围同伴纷纷效仿,引发了大家的探索兴趣,我们探索之旅就此开启…… 


(2)基于发展水平

      为了准备六一文艺演出,我班排练了篮球操。排练后期,三位小朋友的拍球水平已无需再练习,为了减少过渡等待环节,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水平,三位小朋友跟上两遍音乐后就可以去玩自主游戏,他们总是选择木梯区,来探索木梯上的滚球游戏……

游戏过程

轨道运球

      户外游戏时间,三位小朋友练完篮球操后选择了木梯区,他们把木梯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摆放好,然后在木梯中间搭好长板,依次相连,最后形成一个下坡的“轨道”。晓夕把球放在最高的长板上,松手后球便往下滚,篮球顺着长板滚落在地上。

      辰宇拿着球过来,他也像晓夕一样,把球放在最高的长板上,球往下滚,篮球也是顺着长板滚落到了地上。 这时,筱雅也爬过木梯拿着篮球往下滚,可是她的球没有滚到终点,而是在中途就掉落在了地上。筱雅说说:“这是为什么呢?我的球怎么没顺着跑下去?”晓夕说:“你的球跑偏了,你要放到木板的中间,然后再把把球放下去”。几个小朋友再次尝试了几次,有几次球能顺利滚下去,有时候球还是会掉下来。        

      老师和孩子们结合照片和视频回顾了游戏过程,孩子们对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表征

      针对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其他小朋友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教师思考:当篮球偶尔跑偏时,我没有急着介入孩子的游戏,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解决措施。同时利用回顾时间,请孩子们说出他们在玩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引发全班孩子进行深层次思考,丰富他们的游戏经验,促进同伴间的互助。

        户外游戏时间,孩子们再次来到木梯组合区,继续探究轨道的问题,按照晓夕昨天想到的办法,调整轨道的宽度,他们三人又拿来一个木板,把两个木板并排在一起,轨道变宽,篮球这次能顺利通过轨道吗?

       辰宇将球放在轨道最高处,轻轻向前一推,篮球顺着轨道滚了下来,没有跑偏。晓夕说:“我来试试。”晓夕尝试时,球顺着轨道滚了下来,中途没有掉下来。接下来的尝试中,都成功了,孩子们欢呼起来。然后其他小朋友纷纷尝试,全部成功。

教师思考:通过加宽轨道,让球顺利通过,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及超强的执行力。经过孩子多次尝试,球都能很顺利的通过轨道,这也能感受到幼儿尝试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整个游戏中,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敢于尝试、不怕困难、持续探究、乐于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滚球进洞

       接下来几天,孩子们按讨论的结果对游戏做了调整,尝试后,绝大多数球都能顺利地滚下去。然而,孩子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斜坡下放了个轮胎,想把球滚进轮胎洞里。

       晓夕摆好轮胎后进行实验,球顺着轨道滚下来,没有掉进轮胎里,她下来将轮胎往轨道的方向移了一下,再次尝试,球还是没有入洞。接下来在辰宇和筱雅的滚球中,依然没有成功。

       辰宇说“我觉得轮胎太高了,应该把木板探到轮胎的边缘。”三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两人抬木板,一人往里推了一下轮胎,把木板探了上去。三个小朋友一次尝试滚球,篮球依然没有入洞。

      

       玩了一会,辰宇提意说“我们把轮胎立起来吧,这样他就不会弹出去了。”他们把轮胎立在木梯边缘进行尝试,结果是篮球根本无法入洞。而且还会把轮胎撞倒,辰宇摊摊手说:“看来这个方法根本不行。”

      这时晓夕说,“我们换个大一点的轮胎吧,把这个洞变大,球就能就去了。”他们拿了一个红色的大轮胎放到木板下面,这次一试,篮球终于入洞了,孩子们开心极了。但是经过多次游戏,他们又发现篮球有时候可以入洞,有时候掉到轮胎洞里,却又弹了出去。


    

      晓夕说:“我们把周围围起来,就可以挡住球往外弹了。”他们几个拿了更多的轮胎过来,立着放到周围,但是轮胎一直倒一直倒,总是去扶轮胎,根本没办法好好游戏。

      

      辰宇想了想,说“我们去教室搬小凳子过来吧,小凳子不会倒。”几个人拿来6把小凳子围在轮胎周围,在滚球的时候,终于稳稳的落到了轮胎里。就算有一点小小的跑偏,也会被小凳子挡回来,不至于中途掉落。筱雅说“这个主意太好了。”每一次都很成功,小朋友们脸上都是笑容。

老师和孩子们结合照片和视频回顾了游戏过程,孩子们对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表征

针对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小朋友做了以下改进方案,并取得了成功。

教师思考:在交流中,孩子们提出了球能否成功进洞与洞的大小、球滚落的速度、滚球的起始位置、球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在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过程中,我发现,遇到问题时,他们会追根究底,不断地猜想、尝试、验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孩子们的问题解决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目的性强,能够使用多种材料、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得到充分体现。孩子们反复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坚持解决问题、不放弃的学习品质。

游戏价值

1.材料支持,有效推进

      丰富的游戏材料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孩子们运用滚筒、木箱、木板等搭建各种轨道,不同的材料可以有多种用途。例如,在案例中,孩子们运用木梯、木板等搭建各种轨道;轮胎可以用作支撑物,也可以当作“篮球洞”;椅子不仅可以坐,也可以是围栏或支撑物;球不只限于用来拍、滚、投掷等等。在与材料互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平衡、重力、反弹力、冲击力等现象,并在假设和验证中进行逻辑推理,儿童就是在持续探索材料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

2.放手游戏,助推成长

      幼儿在游戏中多次遇到问题,我没有以自己的想法指导幼儿,更没有直接介入他们的游戏,而是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行探索,通过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主动思考,积极应对。在社会性方面,幼儿通过合作搭建轨道、分工搬运轮胎,可以看出,他们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在动作发展方面,幼儿运用抬、举、推、拉多种动作进行游戏,动作逐渐协调、灵敏,幼儿手部力量及较强且有一定耐力。

3.多维评价,拓展经验

      我们发现儿童是边游戏边思考的,他们会对游戏中的某一现象提出疑问和假设,然后再去猜想和验证。游戏后,孩子们一起观看游戏中的照片、视频,进行小组或班级分享,在梳理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同时,也会去思考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获得经验认知。

支持策略

1.丰富材料。提供不同材质、不同体积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滚动探索,开展更多的创新性游戏。如:探索易拉罐、轮胎、滚筒等大型物体的滚动,不断进阶。

2.教师支持。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科学探究的机会,比如可以引导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斜坡,继续探索不同坡度、不同材料对物体滚动速度的影响。

3.家园互动。通过亲子游戏,引导幼儿探究更多的物体滚动的方法和技能,也可以与多米诺进行组合,玩更有趣的撞击游戏。

阅读 54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