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校制宜·悦享劳动”劳动学科教研活动

方子
创建于2024-05-21
阅读 11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蝉鸣夏日,阳光正暖。2024年5月20日,“因校制宜·悦享劳动”回民区劳动教研活动在十六中小学部举办。

       回民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林中榕老师、王涛老师同十六中小学部副校长梅秀萍、分管主任高美玲以及回民区各校劳动教师和我区劳动中心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由王涛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由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小学部张芳老师作课《学揉面》。张老师先做示范,学生观察揉面后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操作步骤。随后指导学生了解劳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循序渐进树立学生珍惜粮食的劳动观念。张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操作,利用计时表来规定准确的劳动时间。劳动结束后,学生们展示成功的面团,并评价赋星。针对失败的面团,老师帮助学生找到原因,并想出拯救面团的方法。

       课后老师们踊跃点评,回民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王涛老师做总结。课堂上,老师能时刻关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品质四个方面的劳动素养达成度,落实劳动育人的目标,教学环节设计严谨,环环相扣。看到优点的同时,也要及时改正不足之处,教师要关注劳动课程评价,采取多种评价方法,让评价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的赫林老师与回民区贝尔路教育集团主校区乔翎老师分享了各自的培训心得。

       

         乔翎老师从以下两点进行了分享:一是注重落实好常规劳动教育:常规劳动教育“五个一”——每天劳动一小时,每周一节劳动课,每月一次劳动主题升旗仪式,每学期一次劳动技能技巧大赛,每学年一次劳动月活动。

        二是注重开展好特色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开展好劳动教育、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好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做细、做实、做出特色,让学生真正受益。

       

        赫林老师谈到,此次自治区劳动培训不仅从学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劳动教育基地建设见识到了劳动课程的多种可能,也从劳动教育课程架构、劳动教育实施方式等方面学习到了许多可以供我们借鉴的地方。

       首先是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从厨房到餐桌最后再到市场,随着劳动层级的不断递进,学生从单一的劳动扩展到了整个产业链的深度劳动,这样的劳动课程设计思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其次是细腻的课程评价体系,拓展评价的形式,除了单一的表格评价外,还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形式:积分制、兑换制等等,用评价带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回民区教育教学研究中林中榕老师总结了上一年度我区劳动教育取得的优异成绩,通报了我区又有两所学校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教育实验校,这对于我区广大劳动老师是鼓励更是鞭策,希望我区劳动教师能坚守劳动教育的岗位,为我区的劳动教育添砖加瓦!

        尔雅有言: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效。学习、观摩、交流、分享,让我们继续开辟劳动教育新天地,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成为劳动教育的受益者,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引导学生在享受劳动教育带来的成功和快乐的同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阅读 11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