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黑猪肉馅料小面餜【老骥随笔】

铅封
创建于05-21
阅读 2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小面餜,油滋滋的,软乎乎的。秀巧玲珑的。吃一口,腌菜略微酸滋滋,菜水油水,入口入心入胃入肠,舒爽酣畅。三五口,一边嚼一边吞一边咽一边感受满足和峭拔奇崛的孩童味道、妈妈味道、家乡味道。

餜不大,100克左右(来去),土话讲2两左右。许是我这人出息不大,一顿“狼吞虎咽”3个,觉得心也满足、意也满足了。用我妈妈常说的形象表达我们“好吃”的话语就是:打嘴都不放。

说一亩山庄的小面餜不特别仿佛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选料是有点儿精挑细选的。用的是雪菜(雪里红腌菜),还有黑猪肉的油渣,还有极微量的“豆黄”(六月黄的黄豆炒熟磨成的粉)。毕竟是“土”里来的菜、自己腌的菜、那“金坑坞”的山里空气是特别的好。那六月黄思有点“特”,特别的香,特别的有味道,据讲六月黄豆油都要比菜籽油要贵一大截。还有,黑猪肉,也是一亩山庄自己养的黑猪,那黑猪肉主打一个“好吃”,宁可代价大点,都要保证吃苞芦、山芋等粮食作物的。黑猪肉的油渣,自然新鲜、香喷喷的。黑猪一年杀到头,一年生意兴旺,自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讲一亩山庄的小面餜“特别”特别也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这样的小面餜是大家都可以去做,大家都可以做好的。毕竟不是什么高科技,不是研究核武器,不是搞航空母舰。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好“小面餜”。在选材、包裹、烘烤上用点心就能够做好,做出地地道道的美味,人人喜欢喜爱的小面餜。

往往是,看是简单的事儿,很多人没有恒心和毅力做好。虽说没什么技术上的高、精、尖含量。但手续上的千头万绪,磨人手脚,土话讲“千工万匠”。于是这小面餜不像做饭、下面条那样简单。不是特意为之,是吃不到的。

还有,现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年纪大一点的弄个面餜是为了慰藉一下那早已养成的“吃餜”的习惯。年轻人,有外卖。吃烧烤。

对于年纪不上不下的我们这一类人。靠老妈做餜,做面餜,不是老妈早就去马克思那里报到,就是年事已经高了,做不动、做不好了。要是叫别人做,点半次还能说得过去,次数多了,自己都不好意思,人家的脸色就有点儿捉摸不定了。

有时候,就真的是想吃,可怎么吃到呢?花钱不多,就能满足自己的“口味”,一亩山庄做的小面餜、苞芦馃就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类人的“味蕾”需求。

手工制作为主,“智能”手段相辅。我就看到,做餜阿姨如果感觉分量过少或过多时,就要上“电子秤”衡量一下。这样来权衡“决策”,保证每一个面餜大致差不多大小、重量。还有,用电烤炉烤,温度有保证,质量有保证。远离了烟熏火燎,远离了不大好控制的“柴火”。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据老板介绍,也用高质量的“真空包装”。可以快递到天南地北。让徽州外地游子也品尝到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孩童时的味道。

小面餜,一顿吃个三五个,得劲,够味。

有一桌食客,吃的是“浇头面”,桌子当中是满满的“小面餜”,大家你一个我一个边吃面边嚼小面餜,有滋有味,谈笑风生。好像那面条是辅助食品。让人好生羡慕。

小面餜,一亩山庄用心了。

阅读 2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