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学 王晓丽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继承课改,高效课堂,核心素养下的理解性教学。

编辑于2024-05-25 阅读1002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打造高效、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等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于5月24日上午在建平县第五小学开展活动。

本次活动由建平县进修学院小学部数学教研员赵主任主持。

  活动伊始,第五小学于丽颖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学生踏入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学习,教师精心构思选材,教学达成目标,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第二项是由朱力科小学马赫老师带领四年级学生学习《等量关系》,为大家展示了一节有理有据的课堂,马教师运用画图,列式等方法能用不同的方式找到等量关系,然后有序的进行解题。

  本节课马老师始终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跷跷板推出等量关系,在天平中找出平衡的关系从而找等量关系的方法。等量关系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题,教师通过找数学信息,画图,列式等方式表示等量关系。让学生观察、发现新旧知识等方法,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数学要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还让他们更加领会了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

  活动第三项是由沙海小学白玉贤老师上了一节五年级《包装的学问》。首先白老师出示活动包装要求,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索包装的学问。在思考中找找长方体表面积最小的方法,观察重叠面,重叠的个数,进而判断表面积越小用的包装纸就越少。

下午三位出课教师对自己出的课进行了反思。第一节课《长方形于正方形》,本节课是空间观念的体现,利用抽象思想培养了学生直观能力。第二节课《等量关系》教师通过教材分析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对等量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分层次的方法进行反思。第三节课《包装的学问》教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老师侧重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具,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包装的学问。教师特别注重学生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下午进修学校教研员刘海英对三节课老师进行评课。

       接下来刘老师对参加教研的教师进行讲座。题目是“促进数学理解,落实核心素养”她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领会课标精神,理解核心素养(二)单元整体设计,实现数学理解

(三)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

        领会课标精神,理解核心素养,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一致性,阶段性,整体性。以学生为主体,结构化设计,用数学语言达到推理意识,增强理解能力,加强课堂理解,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学习。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赵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理解性教学”系列主题活动为建平县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对课标的理解,实施到课堂中,在实践上去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实践落实,要转变教学观念,抓住核心素养的必须点,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备课在整个单元所处的位置,运用种子课或者生长课的知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有所启发和触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每一场参与都是一次蜕变,每一次展示都是一种成长。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深耕专业,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阅读 10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