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研究课活动记录


陌上,曼陀罗

陌上,曼陀罗
创建于2024-05-20
阅读 2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3月26日上午第四节,蒋委松在初二552班上一节研究课《方寸之间》,参与备课、评课、课后研讨活动的老师周照光、张惠秋等课题组成员和学科组老师。

一、:新课导入

1、组织课堂:

图片展示:齐白石的对虾图“大家来找茬”

名画对比,p图去掉印章的效果

问:从画面和功能角度说说两者之间的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视屏导入:乾隆皇帝的喜好

超链接:《鹊华秋色图》共168方印,乾隆盖了57方

引出印章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师总结:提高审美、防伪标志、虚荣心、流传千史等

二、:关键理论

了解篆刻起源:

以篆刻内容分类:

名章(姓名、字、号等).(重点分析)

闲章(名言格句、藏书章)

    设计印稿时首先应从章法上重点考虑,如印文的内容包含几个字,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疏密关系的对比,根据印面的形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样布局都需要精心设计。

三、学生主动参与,章法印稿设计:

1.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赠以国礼为切入。

2.发布设计国礼任务,就以篆刻名章设计为主。

3.模仿古人名章的构图方式进行组合排列设计印稿

4.注重章法的字序排列,强调笔画的粗细疏密变化

5.纸面设计稿尺寸大小:5*5cm。或者3*5cm

四、多元评价,展示设计稿:

    1、巡堂收集印稿完成度较好的学生作品

    2、通过手机记录展示学生作品

    3、学生之间互评

    4、教师总结

 

本研究课以新课改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进行构思整体教学。其中艺术实践部分借用项目式教学创造真实情境为主提供创作基础。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以及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能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中国篆刻治印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设计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阅读 2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