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预防  守护健康——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雨咏霞
创建于2024-05-20
阅读 3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夏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幼儿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为了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保护好每一名幼儿的健康,让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和掌握一些夏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用心呵护幼儿安全度夏。

疾病预防篇

预防中暑

夏天气温高,人体排汗较多,不能及时补充水分、盐分,或在烈日下照射太长时间都会中暑,幼儿也不例外。要注意不要让幼儿在烈日下玩耍,多给孩子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糖水、盐水、绿豆汤、西瓜汁等,还要合理制定夏季营养食谱。

预防腹泻

腹泻是夏季幼儿的多发病,严重时影响幼儿的营养吸收和健康,防止幼儿发生腹泻,要做到科学喂养,定时定量有规律,注意食具、食品和个人卫生。同时要注意采买新鲜的食物,注意保鲜及卫生。

预防皮肤病

幼儿夏天常发生的皮肤病有痱子、疖子、脓疮,蚊虫叮咬皮肤引起感染等。防止这些皮肤病的发生,要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防蚊防虫工作,要勤洗澡、勤换衣,衣服要注意保持清洁干燥,要勤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发生感染化脓。

预防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可以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控制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平时的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夏季幼儿常见疾病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少数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系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患者年龄越小,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需要家长关注患儿病情并及时就医。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2.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的小兄弟,主要以发热、口腔黏膜和咽峡部疱疹为主,病情清微,很少出现重症患者。

3.急性结膜炎急性血性结膜炎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传播途径】

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接触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钱币、脸盆、键盘、钥匙或门把手等,均有可能被传染。

4.热伤风

热伤风是在炎热的夏天,由于过热而患感冒,与过冷感冒是相对而言的。热伤风的诱因是受凉,只是热在前,是先决条件,而受凉是后决条件。小儿与成年人不同,小儿皮肤比较薄嫩,皮下脂肪少,肌肉也不发达,而皮下的毛细血管却非常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调节中枢都尚未发育完善,对体温的调节功能比较差,不能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迅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炎热的夏天,小儿的毛细血管始终处于开放状态,汗毛孔也始终处于开放状态,敞开散热,这样就使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调节中枢失去平衡,当受到冷风刺激(如穿堂风、电风扇、空调,大气气温骤降等),汗毛孔突然闭合,以期减少散热,但是开放的毛细血管没能及时收缩,血流的速度仍然很快。

另有一种情况是,遇冷后,汗毛孔没有及时关闭,仍然持续开放,向外散热,而毛细血管却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进一步使原本不协调的体温调节中枢与血液循环中枢失衡加重,皮肤抵御病毒和细菌的力量下降,小儿感冒,甚至患气管炎,肺炎。

夏季传染病的预防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5.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幼儿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的陪伴与细心照料,幼儿的身心健康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让我们家园携手,互相配合,起用心呵护,共同迎接这个绚丽多彩的美好夏季一起 陪 伴 幼 儿茁壮成长。

阅读 3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