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
(释意:兰叶逢春,枝叶茂盛,桂花遇秋,皎洁清新。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奔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今日不读诗仙李白,也不读诗史杜甫,今日来读一读绅士—子寿
张九龄字子寿,才思敏捷,谨守慎独,中正儒雅,奈何体弱,虽寿不寿,享年六十三岁。 其母怀他十月有余,却仍未分娩。一日,有一老者途径他家,见他家瑞气环绕便去相询。家人如实相告,老者胡子一摸,双目微合道:“腹中胎儿非凡物,此屋不行换大屋。”于是举家搬迁,乃生。此子果真聪慧,七岁能文,神童一个。
七岁那年春天,小神童随家人入游宝林寺,他将寺外采摘的桃花藏在袖中,神态自若地看太守上香。太守见状便出对子去逗他:“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桃花。”他随口对道:“黄唐太守心中明察秋毫。”太守心中满意,又出一联:“一位童子,攀龙攀凤,攀丹桂。”他抬头看见三尊大佛便应到:“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太守还在惊叹,他却开心地拿着供果往回跑,出来后却被一和尚撞见,误以为他偷吃供果。他便说了原委,只是说到最后一个对子的时候,他眼睛一转,淘气的说,我的下联是:“满是和尚,偷猪偷狗偷青菜。”便开开心心地跑开了。彼时的他,童言无忌,灵透狡黠。时光渐渐将他洗濯成如玉的君子,他淡淡的微笑下,有着耿直的性子和一往无前的忠心。 举世誉而不矫枉,举世毁而不自贬。这就是张九龄。
而立之年,他便立于帝前成了整个帝国权利中心的一员。古人都说伴君如伴虎,即便是被誉为“开元三名相”的子寿也不例外,免不了与君主离心被弃的命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进退只在一念之间,这个闲看落花静听流水之人,最终也无奈之下冲破樊笼,归返天地。这时他已五十九岁,人生不过数十载,老头已尽蜡烛头,,忧国忧民已无多大意义,他便在大自然间寻求内心的宁静。
中国文化一向讲求心性平和,人与万物皆有灵气,只有柔软祥和的内心才能体察到那些微妙的存在。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即便是再邋遢随性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矜持。 我们最容易遇见的是将骄傲披在身上四处展示的人,以孔雀开屏的姿态,端着华而不实的架子抬腿迈步。而真正令人钦佩的是那种谦和有礼雅量温和的人,他们目光纯净地倾听你的意见,或是娓娓道来他的缘由,或是对你的做法颔首称许,有不为外物所动的坚定内心。
有灵气的事物总会遵从自己的本源,就像名贵的雪莲生长在天山之上,一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顺应自然遵循本心不为外物所扰,不为红尘凡事所期,便是欣欣此生意,自认为佳节。一朵花、一粒沙,各有时节,各有世界,你在或不在其中,都不重要。
你可见过溪流边的芦草在深秋随风起舞的美丽身姿?你可见过严寒冰原上凌霜傲雪的雪莲?你可见过空谷幽兰古刹桃花?你可见过参天古木翠湖蝶泉?世间珍贵的美景都绽放在无人打扰的幽静之处,为心怀感恩的行者准备那一场场终身不忘的美丽邂逅。
一指轻触水面,打乱弱水三千。带着两分矜持、两分淘气、五分了然和最后的一分淡然,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样传世流芳的最后一句-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