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色经典】| 左拔镇九年制学校“红色故事我来讲”优秀作品展播第四期

柴柴
创建于2024-05-20
阅读 3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弘扬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牢记党的嘱托,明确肩负使命,激发乐学热情,左拔镇九年制学校特开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故事演讲活动展播,在校园内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讲述生动故事中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左九学子的风采吧!

本期我们在五年级陈舜鑫同学的带领下去了解中国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

00:00
03:39

     小萝卜头的故事

    五年级

1949年9月的重庆,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和他的父母倒在了血泊中。他被杀害的那天,距离新中国成立只有24天,他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但他的鲜血却染红了国旗的一角。他就是小萝卜头宋振中。

1941年寒冬的一天,重庆白公馆监狱来了两位特殊的犯人,他们是母亲徐林霞,儿子宋振中。孩子还不到九个月大,没有断奶。孩子的父亲名叫宋绮云,和母亲一样是一名共产党员,牢房里狭窄矮小,终年不见阳光,每天只能吃发霉的米糠和烂白菜。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孩子长得又瘦又小,头上顶了一个大脑袋,狱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萝卜头。

有一次,看守对小萝卜头说,你叫我阿姨,我给你糖吃。他转过头说,不,我不叫,你是坏人。回到牢房后,他哭着问妈妈,妈妈糖是什么味道啊?妈妈沾了一点盐放在他的嘴里,说,这就是糖的味道。因为是孩子,看守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所以她悄悄当起了通讯员。监狱里秘密联络,都有小萝卜头秘密传达。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政府风雨飘摇。

1949年8月25日,蒋介石下达密令,分批处决政治犯。

今天,八岁的孩子正在校园里健康学习,准备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但是,小萝卜头永远也等不来那一天了。重庆解放后,他的遗骸被找到,两只小手死死地握着一支半截的铅笔。他曾经盼望着出狱后到外面的学校去上学,盼望着使用这支铅笔,但是他的愿望再也没办法实现了。

看到这个孩子黑暗与凋零的一生,我们不禁痛惜流泪,同时也感受到一名革命战士,追求美好生活的自强不息精神。我们一起缅怀小萝卜头,更要铭记先烈所承载的信仰和使命的担当,让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代代相传!

素材:杨素梅

编辑:孔超

责编:曹河龙

审核:何新生

阅读 3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