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村:以乡村运营为抓手助推乡村建设

欣欣何时暴富
创建于2024-05-20
阅读 2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年来,长汀县河田镇南塘村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乡村建设转向乡村运营之路,以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结合村庄农业及旅游基建资源条件,深化农文旅融合,对村庄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经营,有效带动了村财增收村民致富。南塘村先后被列入福建省龙岩市“一县一片区”暨“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乡村振兴跨村联建示范片区建设打造,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

一、科学规划,搭好产业发展平台。一是统筹规划定方向。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乡村建设理念,总结提出“沃野平畴,耕读南塘”的村庄发展定位,编制《长汀县河田镇南塘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为南塘村乡村振兴实施提供指引。二是把脉问诊促发展。邀请集美大学麻显钢教授艺术创作团队、福建省民宿协会、旅行社等团体前来调研,为南塘村乡村运营把脉问诊,探索一条以研学培训需要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结合的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三是文旅融合优项目。致力打造“农业+文化+旅游”的“耕读南塘”品牌,采取“以修代租”“以管代租”等低成本模式,利用闲置客家传统民居筑巢引凤,重点实施传统客家民居主题性改造、生态树屋观景休闲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河畔共富人家“网红打卡点”等富有当地特色的研学、文创和旅游项目。

二、完善机制保障,搭好产业服务平台。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组建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及挂片领导为副组长,台湾建筑师(含文创)团队为顾问,镇乡村振兴办、项目办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村主干为成员的南塘村乡村振兴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谋划、指导、配合、监督南塘村乡村振兴全程建设。二是强化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争取各级各部门政策、资金等资源要素支持。2020年以来成功争取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广泛吸引福建省水利厅等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在该村开展“我在乡间有一亩田”水稻认种活动,并借鉴台湾精致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机遇到”(河田鸡、槟榔芋、优质稻)产业,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三是强化阵地建设。调动“乡村振兴理事会+村干部+群众”联动积极性,由村“两委”干部带头,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召开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发动当地群众建言献策、投工投劳、捐地让利,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共发动62户捐款2.2万元、15户捐地3.5亩,其余义务投工投劳参与乡村振兴各类建设中30余人。

三、做实培育经营,搭好带农增收平台。一是构建运营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商共建共享运营模式,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引进省劳模“绿之梦”家庭农场场主易小贞入驻建设共富工坊和河田鸡故事馆。通过市场化运营,年可承办研学活动50余次,接待研学团建及乡村休闲旅游2万余人次,带动130多位村民参与相关项目建设及运营中,村集体可增收20万元以上。二是联动政企合作。以河田镇人民政府组建的小城镇发展公司和柳村人家旅游开发公司为项目运营载体,并邀请台湾建筑师(含文创)团队全程参与和指导项目的谋划、建设、品牌打造及运营,对可运营的项目进行统筹管理。三是丰富经营业态。与“绿之梦”家庭农场进行合作,结合庭院经济种植金银花、金桔、金花茶等特色经济作物,打造花海计划,开展农事体验、生态研学、传统文化学习、手工业教学、酿酒等课程,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研学、党建、团建、旅游、文创等品牌,做大写生研学、文创和旅游产业。同时由党员、全国种粮大户傅木清牵头组建长汀县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联动绿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圣丰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连片承包规模经营种植优质稻3800余亩、烤烟1500亩,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产能及效益明显提升。支持、培育清荣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展服务范围,为我县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联建12村及周边乡镇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和土地托管服务,示范服务片区8700余亩优质稻、3150亩烤烟等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

阅读 2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