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王杰小学英杰读书社开展“慧悦读,润心灵”读书活动。王杰小学科学组老师为主体,向书社成员作了《教育与永恒》读书分享。
梁丰老师分享说,从大学毕业走上教育的岗位,三十年岁月洗礼,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扎根教育是无悔的选择。李教授说:“我的精神扎根在两个方向上展开,朝向教育的精神扎根和朝向教育学的精神扎根,让两种跟联结起来产生相互培养相互催生的力量。”扎根常用于植物,一是要敢于被埋没,敢于面对黑暗,朝向土壤的深处;与之对应的茎叶则要不断的提升自我,朝着阳光寻找温暖与力量。一本一末,“背道而驰”却又相互滋养。教育也是如此,我们既要潜下心来扎根教学的点点滴滴,也要扎根于教育科研,一个向下,一个向上,脚踏实地仰望天空。我们每天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双双渴望成长的眼睛,作为教师我们用对工作的尊重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心无旁骛的备好课、教好书、育好人……这就是扎根教育工作。三十年扎根教育沃土,是梁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更是对人生的永恒。
王思齐老师分享说,曾读过一则关于《西游记》的寓言故事,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以及白龙马五个角色代表着今天的“五育”,唐僧代表德育,孙悟空代表智育,白龙马代表体育,沙僧代表劳动教育,唯一剩下的猪八戒无论是形象还是品质都无法代表美育。可仔细一品 ,西游记中最具审美能力的非猪八戒莫属,美食、美景、美女均能入得八戒的“慧眼”,这一点上他比其他师徒几人都强,当然八戒的生活自然要比其他人丰富与充实了很多,压力也相对小了很多。在本书中李教授一再强调用艺术的教育来实现美育。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艺术教育为治愈“美盲”而生,有了它“美盲”不再是绝症。
于聪聪老师说,书中提到:“当一切课程、教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都备齐了、用尽了,余下的时光就交给爱吧。有信、有望、有爱才有真正的人生,也才有真正的教育。” 有爱的教育,才能影响深远,一代又一代,用生命流传,致永恒。爱是教育的添加剂和润滑剂,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正如李政涛教授在后记中所说:每个人的生命独特,不可代替,每人即永恒。写下,就是永恒。以教育的眼光,凝视永恒,参与永恒,建构永恒,创造永恒。读完此书,我顿时觉得,作为教育者自己责任重大,教育格局有待提升,虽然我依然迷惘,但我知道在永恒之门外,我仍将一路追寻,一路同行,知晓教育,解读永恒。读着《教育与永恒》这本如诗如歌的著作,我深切的感受到这些。就让我用这本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吧:当一切课程、教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都备齐了、用尽了,余下的时光,就交给爱吧。
张司晨老师分享说,在我的理解中,这些的教育种类,全部可以归类与:空间教育之中。所谓空间教育,即打造一个适合学生或孩子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包含了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当然也包含了家庭与学校。空间教育的本质,就是打造一面会说话的墙体,然后由这些墙体围绕成为一座独立的多维空间,这片空间具备了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能够以不一样的方式,展现出一幅不一样的教育体系与宏观景象,重新定义了教育的含义。换一个说法则是:打造一个教育空间,让这个空间,来替代常规的教育。这样的理念,看似不可理喻与无法实现,其实本质上,这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们的推理: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的模仿父母的行为习惯。
主持人王驰捷老师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在跟一位智者对话。爱是教育的添加剂,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我们要善于读书,乐于分享,把读书和分享作为教师成长的推进剂。
文字:王驰捷
图片:张司晨
审核: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