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古城,繁华落尽韵味长

王文军
创建于05-19
阅读 2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云南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多位于滇西,滇南地区古时属蛮荒之地,真正能称为古城的只有三处:建水、通海、石屏。三座古城中,建水最为雄伟,通海最为清秀,而石屏最为幽静。

其实,明朝以前通海才是滇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通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晚期,南诏时开“通海城路”,连接安南(越南)与天竺(印度),设通海都督,统摄滇南。后晋天福元年,段思平从这里起兵,推翻大义宁政权,建立大理国,通海也成为大理国的龙兴之地。明初,为了加强对滇南的统治,临安府治从这里迁往位置更南的建水,通海则成为“戍兵屯田”之所。 明清时期,通海手工业兴起,驿道马帮运输日渐繁盛,赢得“小云南”的美誉。近代以来,随着滇越铁路的开通,通海失去了原有的交通优势,繁华不再,却幸运保留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如今的通海,虽然名气远不如大理、丽江,乃至身旁的建水,但胜在清静质朴,温婉灵秀,魅力不减当年。

从昆明出发,乘火车一个多小时就可抵达通海。整整10年前,昆(明)玉(溪)河(口)铁路开通,结束了小城不通火车的历史,但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显得有些冷清。出了火车站是一条狭窄的村路,两旁挤满了民居和商铺,有些另类,也有些寒酸。据说这条路已经成为历届政府的心病,改造计划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无法落实,原因只有一个——缺钱。其实通海并不贫穷,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是云南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还是烤烟的主要产区,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但民间的富裕无法改变政府的窘迫,地方财政收入只占预算支出的四分之一,其余部分都要依靠转移支付,拓路的资金成了难题。好在车站距县城并不太远,打车二十分钟我就到达了古城中预定的民宿。

“明馨古院”是一处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宅,院落不大,除了门巷,前厅和后厅外,共有12间客房,整座建筑由木构架、土坯墙、青瓦顶构筑而成,天井内青砖漫地,花木扶苏,很是温馨。来的时候就听说通海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最典型的是“三间四耳倒八尺”的“一颗印”民居。三间即指正房有三个开间,两侧厢房(又称耳房)各有两间,共四耳,与正房相对的倒座,进深限定为八尺,即为倒八尺。这种组合平面上严谨工整,外立面封闭严实,就像古代的一枚官印,因此被称作“一颗印”。 “明馨古院”原为孙氏老宅,简洁质朴,架梁较低,呈现出典型的明代风格。据院子的主人介绍,通海现存的古宅大多建于清代,共有100多处,像这样的明代建筑古城中仅存8处,虽然体量较小,但胜在古朴厚重,更具历史文化价值。

放下行李,看看时间尚早,我决定先到古城转上一圈。现存的通海古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据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整座古城背依秀山,面朝杞麓湖,坐南朝北,形成了山、城、湖的空间格局。明代,通海是“一地三城”:即御城屯兵、旧县居住、迎恩城政务,三城各司其职,商路一脉贯穿。清初,迎恩城毁于战火,御城和旧县则保留至今。

我首先来到御城,这是一座以聚奎阁为中心的十字方城,历史上有城墙围合,并设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如今城墙虽已不在,但明清时期的街巷肌理和空间尺度都基本保存了下来。

御城的南街和北街显然经过了改造,路面宽阔,青石平整,中间是穿城而过的涓涓溪流,一盆盆古朴苍劲的花桩盆景与绿意盎然的水生植物相映成趣,景色很是养眼。只是街边的商铺大多已变成现代的仿古建筑,虽然美观,但少了一些古意。

相比之下,东街和西街则保留得更加完整,街道不宽,两侧排列着高低错落的木构建筑,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很有味道。看来政府没钱也有没钱的好处,至少老城改造没那么彻底,留下的古街古巷反到成了难得的财富。

穿过顺城街,回到旧县。旧县位于御城以南,以文庙街、文星街、财神街为主干,呈带状向四方延伸,与秀山紧密相连。旧县不大,不像御城那样规整威严,多出不少小巷,也多出些生活的味道。

我下榻的“明馨古院”就坐落于旧县的文献里,这条小街几乎没有任何商业设施,全部是古色古香明清老宅,放眼望去皆是青砖灰瓦的各式门楼。通海的“一颗印”民居,大门一般都开在倒座的中间,主要形式有:砖拱式、木过梁平拱式、木构架式。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门楼都是由墀头和瓦顶构成,墀头一般为青砖砌筑,下部施有条石底座,部分民居还会在墀头底部配以雕刻精美的须弥石座,在顶部镶砌带有纹饰的各色砖雕。

小街的尽头是被辟为县博物馆的万寿宫,整组建筑依山而建,分为前后两进,主要由大殿、中殿、前殿及两厢组成。前院小桥流水,颇具园林意趣,大殿则建于高台之上,前为丹陛,侧开石阶,廊檐开阔,曲栏外飘,形式十分独特。我们到时,这里正在举办“通海红色印文化展览”,不见什么游客,只有几个老人在院中下棋聊天,显得悠哉游哉。

阅读 2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