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孩子们即将步入小学,幼小衔接的问题时时刻刻牵动着家长们的心,当然这也是大班老师每天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话题。
幼儿园也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开展着科学有效的“衔接过渡期”系列活动。
专注力的培养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强调:“要从听、视、动知觉培养幼儿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助力幼儿入学后更好地接受新的学习任务”。所以入学前要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为踏入小学做好准备。
听听老师怎么说
1.明确不同年龄段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小班幼儿:5-10分钟;中班幼儿:10-15分钟;大班幼儿:15-20分钟。孩子年龄越小,有意注意时长越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有意注意时长也会越来越长。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家长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来综合考量,而不是直接给孩子贴标签。
2.以兴趣培养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表明,幼儿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专注力越容易形成。幼儿的专注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可以把培养孩子广泛兴趣爱好与培养专注力有效结合起来。
3.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安静、整洁、有序的环境有助于幼儿的视觉环境井井有条,反馈到内心就是一种有序的存在。也就能够更加提升注意力,幼儿在这种环境中做事情会更加专注。
4.以游戏形式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专注力是可以“玩出来”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一个好的游戏可以让幼儿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幼儿也就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游戏中,从而提升专注力。
5.减少电子产品对幼儿的刺激。每个人的注意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模式: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而电子产品对幼儿的刺激大都为无意注意,如果幼儿经常玩一些电子产品,那么他的无意注意力就会变强,需要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孩子却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电子产品会对他们大脑发育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幼儿来说,限制使用时间更为重要。
「保持专注」指的是孩子依靠主动的努力,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的过程,比如看书、拼图等。「被动注意」则不属于这种情况。最常见的「被动注意」就是看动画片、玩手机。在进行这类活动时,孩子只是被画面、声音等强刺激吸引住了而已,不需要付出主动、刻意的努力去维持注意力。这是虚假的专注,不能代表孩子真实的专注力水平。
看看家长怎么做
1.鼓励阅读
家长可以带孩子多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2.共同游戏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引导孩子在玩中提升专注力
游戏一:
找一找。让孩子在复杂的图画中寻找指定物品,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又能提高其空间思维能力。
游戏二:
走迷宫。走迷宫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建议从简单的开始,逐渐加大难度。
游戏三:
找不同。心无旁骛的用心观察,孩子才能找出不同的地方。这个游戏也应由简入难,逐渐加大挑战难度。
游戏四:
连数字。按照数字的顺序,依次画线,最终画面上会呈现一幅完整的简笔画。
3.寻找生活契机
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择菜、扫地、挑豆子、夹花生等既能锻炼手指灵活性也能提升孩子专注力
良好的专注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们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培养。希望“有始有终”“专心致志”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能成为孩子可贵的品质,助力他们顺利走向小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
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
相比于知识的学习
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是更为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