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助成长,名师引路促提升——海口市周萍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第十一次牵手活动

Yue
创建于2024-05-18
阅读 5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助力教师在科研中成长,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5月18日上午在美丽的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举行“椰城师训,学在椰城”暨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第一次联合活动。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课题领域的专家王女主任来分享关于《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的精彩讲座。

研思同行,期盼成果

活动伊始,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培训部副主任、海口市小学数学张国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国红进行引领发言。

张主任首先阐明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科研能力是骨干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同时市级课题的立项也是每个名师工作室的任务之一。其次,张主任提出了对老师们的期盼——希望老师们能够认真倾、认真学习,越来越多的老师能够加入课题研究,让研究助力专业成长。

名师引领,赋能成长

本次活动由王女主任主讲。

王女,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任职于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科研部,兼任海南省特殊教育教研员。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家库成员。公开发表多篇论文,参编书籍4本,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8项。

此次讲座,王主任主要从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什么样的课题、如何分析提炼课题、课题研究注意事项四个维度进行了细致地讲解。

首先王主任通过展示近两年海南省正高级教师名单、正高级教师研究的课题、海南省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让老师们意识到:课题研究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成长的“加油站”、是名师成名的“助推器”、是职业幸福的“催化剂”;对于学校而言是特色办学的“生长点”。

随后王主任展示和介绍已经结题的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揭示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教学工作与课题活动为一体,研究课题不过是以教学中的问题为主要切口,以课例等多种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寻找策略、不断优化。

紧接着,王主任以现场练习、模拟评委打分等多种形式,引导老师们去提出问题,帮助老师们判别何为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同时介绍了多种课题名称的提炼方法、理清了老师们对于课题名称如何命名的困惑。

最后王主任从课题研究基本流程、课题申报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同时让现场的老师们评析多个案例的研究目标撰写,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研究目标与教育目标的不同,明晰了如何规范撰写研究目标。

结束语

此次课题研究培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培训过程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鲜活的案例,让全体教师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明确了做课题研究的思路,消除了做课题研究的顾虑和畏难情绪,点燃了老师们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相信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老师们定会将所学付诸实践,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从而推动学校的科研质量、教育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

01:40

策划 | 周萍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撰稿 | 周琳

图片 | 王忆

审核 | 李萍

校对 | 赵琼柳

阅读 5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