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蒙晋—滨城讲堂2024第四季活动暨核心素养导向下“学为中心”课堂建设展示交流——紫云小学数学专场活动

尚美47
创建于2024-05-17
阅读 31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绿荫幽草胜花时,布谷声中夏令新,值此美好时节,我们怀着对数学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来到了紫云小学,参加了数学专场活动。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提质增效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基础和保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聚焦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要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重建育人方式。

  为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大同市平城区数学教师团队在5月17日上午参加塘沽紫云小学数学专场活动。

  “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一切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基于学生的资源,建构真正以学生为本的学习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

  紫云小学数学专场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堂教学展示、经验报告、专家点评。

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首先由来自天津滨海新区塘沽紫云小学的云凤新老师为大家展示《认识面积》一课,云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板报栏大小比较中直观感受建立面积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比较和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将“面积的大小”抽象成“数”的过程。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沈志丹老师为大家呈现的是《搭配问题》一课,沈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图示把抽象思考的过程呈现出来,学会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实验小学的高艳老师展示的是《百分数的认识》,高老师设置了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投篮”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比较谁的命中率高的过程中,唤醒学生通分比较,强调随机数据和确定数据的刻画。

经验报告

  乌兰浩特市于海河老师为大家分享报告《聚焦“学为中心”课堂建设   深耕“实践课堂”》。

  于老师提到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将聚焦知识与技能的立场转向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文化,也就是素养导向。落实实践育人,突出思想方法和探究方法的学习,倡导做中学、用中学、用中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学为中心的课堂建设的目标,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建立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在实践课堂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学为中心的课堂理论就是要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思考情境,促进学生学习行为和情境之间建立长期的联系,培养并形成良好的思维起点。

专家点评

  最后,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朱育红专家进行了教学展示点评,首先朱老师对三节课表示了肯定,朱老师提出课程目标是以“学会学习”为方向,有层次且层次递进的体系,朱老师提到要想真正落实核心素养,要从真实情境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习真实发生。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通过为期两天的学习,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为践行新课标注入了新的思考。

阅读 31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