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未尽,以研讨论灼见;师者匠心,促交流励真知。教学是一场修行,教研活动更是教师终身的修炼。5月17日,建平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基于核心素养 打造高效课堂”东南片教研会在第一小学召开,第五小学教师代表参与此会。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催化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是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法宝。思政教研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教学质量,更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系列的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够深入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本次教研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3位老师进行课堂展示,其次由出课教师自我反思和点评,最后由赵主任进行讲座。
课堂教学 博采众长
精彩课堂一:传统游戏
《传统游戏知多少》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道德和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中的第二课。本单元共有五课,分别为:《健康游戏我常玩》《传统游戏我会玩》《我们有新玩法》《安全地玩》。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前一课《健康游戏我常玩》了解了电子游戏和传统游戏的利弊,能在玩的时候做出判断,选择健康好玩的传统游戏。本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并为后面有创意地玩传统游戏提供了基础。传统游戏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传统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眼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游戏逐渐被淡忘,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贴近传统游戏,了解传统游戏的魅力,在生活中能够喜欢玩传统游戏。
王老师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反思:课程目标设置是否合理、目标是否达到、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是否为最优途径。
(一)课程目标的设置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与活动性的课程理念,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通过调查长辈们玩的游戏与课堂交流,了解传统游戏的种类多和玩法;通过玩游戏,感受传统游戏能够代代相传的魅力。本课教学重点为让学生知晓我国有很多传统游戏,了解部分传统游戏的玩法;难点在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玩传统游戏的乐趣,喜欢玩传统游戏。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教会学生生活的课程,不像其他学科偏重知识储备,而是要增长学生的实践智慧,真正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认真过生活。从学生生活实际来看,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我每次与家长、学生交流,发现传统游戏已经在当代学生生活中逐渐消失,电子游戏渐渐占据孩子的休闲时间,很多孩子根本不了解传统游戏及其玩法,更难说体会传统游戏的乐趣,主动选择健康有趣的传统游戏。因此,本课将“让学生喜欢玩传统游戏”设置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符合学情和教学实际的。
(二)目标达成情况
从课堂的即时情况和课下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的表现看来,本课教学目标能够基本达成,学生通过课堂学会了几种传统游戏,在课堂活动中,绝大部分孩子在游戏时都很投入,本课结束后,学生也开始自觉地在课间选择这些传统游戏,可以看出教学难点让学生喜欢玩传统游戏基本达成。
但学生对传统游戏的整体了解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本课只涉及到对游戏种类和玩法的了解,没有深层次挖掘传统游戏的意义。例如有的游戏历史悠久,像踢毽、放风筝等都有上千年的历史,游戏中也蕴含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本课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游戏时,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所忽视。
(三)方法是否最优
本课主要通过课前调查、课堂交流以及小组游戏来突破重难点。课前了解长辈们玩的游戏,在调查中很多长辈就会教孩子怎么玩,这就是一种传承,并且通过调查让学生能够熟悉部分传统游戏,利于对教学目标“了解传统游戏”的达成。课堂交流能够让学生互相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游戏,知道游戏种类丰富,加之适当的演示,了解玩法,这也是对课前调查的反馈。
本课的中心环节为分组游戏,目的在于突破难点一让学生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喜欢玩传统游戏。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吸引人的活动,康德、席勒等人提出并发展了游戏说,强调游戏活动对人性发展、完善的重要性。正是在无功利、无目的的游戏中,人类才能够发展出完整、健康的人性,也只有在游戏中,才能够摆脱物质与道德的束缚,实现人的真正自由。由此看来,体验游戏的乐趣,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游戏中体验、感悟。这一教学方法也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这一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
但这一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需要改进之处。活动中,固定的分组模式与游戏搭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游戏比较简单,例如“挑小棒、翻花绳”,学生可能学会了之后就想尝试另一种游戏,但固定的分组影响了学生的自由选择,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分组尝试游戏之后,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并相互学习如何玩,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游戏,教学效果会更好。
传统游戏深受参会领导老师们的喜爱,童年再现啦!快打开视频一起来寻找童年的影子吧!
精彩课堂二: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二节课由来自建平县第一小学的高蕾老师执教,她执教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依据教学目标她设计了猜家乡、找家乡、说家乡几个活动,整堂课给人以轻松且充满文化色彩的感受,尤其是“我是家乡小导游”这一环节,高老师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家乡的美景、传说等,每个学生都有了锻炼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从优美风光、名胜古迹、历史传说等方面介绍了家乡,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现了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精彩课堂三:虎门销烟
第三节课马清波执教《虎门销烟》,这节课有很强的历史性,通过学习知道鸦片的危害,了解虎门硝烟和鸦片战争,进而感受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以美丽的罂粟花图片引出,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图片的切换,通过美与丑的对比,让学生初识鸦片。在教学开始以强烈的视觉反差效果。将鸦片的毒深入人心。再以鸦片的屈辱揭开虎门硝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感知明理过程中,分成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看视频、识危害交流,揭露罪恶
通过播放清末吸食鸦片人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鸦片的危害,并结合课前的预习,知道英国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将鸦片贩卖到中国。通过观看那个统计图,发现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之多,而获得的利益也非常的多,因而引出鸦片如此泛滥,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交流,激发学生想象空间。
活动二:虎门销烟立国威,硝烟斩意志
首先听书中的相关链接,了解林则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做了什么样的事,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的走到当时的现场,去感受有大长志气,大快人心的感觉。最后回到书中找一找虎门硝烟的意义。
活动三:英军侵中华、勇士洒热血
首先了解鸦片战争的情况,涌现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加深了对于这段中国屈辱历史的理解,以及对于落后就会被挨打,中国人要自强自立。
活动四:清政府战败被迫签条约
学生通过任务卡,感受到了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又以两幅图片进行对比,可以感受到祖国强大,香港回归了,结合现在的美好生活,让学生懂得了美好生活是来之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更加的自强,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进行拓展练习和小结延伸。
本课教学收集了大量的视频及图片内容,丰富了本节课内容,由于学生对中国的历史相关内容涉及的是比较少的,缺乏对中国历史认知与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能深入的去讲解和延伸,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学生乐于畅游的知识海洋。
研有所思 思有所悟
三位教师分别从教学设计的构思,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前搜集等方面进行剖析、陈述,对于课堂的生成进行反思总结。
精彩点评 助力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赵主任现场随机点名与会教师进行评课,从三位评课教师中,可以看出她们对思政课具有较深的学习和认知,能一针见血的指出不足,提出合理建议,为完善教学又增添一道光彩!大家共研共思,总结可取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形成了更加科学的教育合力,真正打造了课堂的高效!
师校赵主任对此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对三位老师的课程给予了肯定。此次道德与法治研讨活动给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对推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相信老师们一定能根植教学,真正践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孩子的成长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汲取学科营养
赵主任的培训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讲座。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构成、功能、特点);第二部分:教学方法探究;第三部分:创造性使用思政课统编教材的建议;第四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内容含量较大,可谓是货真价实。我从赵主任的分享和讲座中深有所思,学有所感。再次明确了思政课教学中的课堂禁忌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
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在评议中交流,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灵感和方向。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在未来的工作中,第五小学道法教师将继续坚持集体备课、开展同课异构研讨课等措施,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们也将继续深入探讨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的新时代学生而努力。智见教研,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