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拒不受鱼》——武功县阳光幼儿园开展“悦读阅享”系列活动(十九)

武功县阳光幼儿园
创建于2024-05-16
阅读 112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之君子成大事者,

必有廉洁之品以约束规范自己。

风清则气正,

气正则心齐,

心齐则事成。

本期主播

故事介绍

在遥远的战国时代,有一位名叫公孙仪的宰相,他以其正直廉洁的品质和深远的目光而闻名。公孙仪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品尝鲜美的鱼,尤其是新鲜甲鱼,可谓嗜鱼如命。然而,尽管他如此喜爱鱼,他却从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

01:59

推荐理由

《拒不受鱼》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拒绝诱惑、保持清醒头脑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考验,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故事鼓励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被欲望所裹挟。

公孙仪是鲁国的国相,他很爱吃鱼。

不久,全国上下都知道了他的爱好,纷纷买鱼来讨好他。

可公孙仪从不接受。

公孙仪的一个学生见了,劝道:“先生,既然您爱吃鱼,可为何不愿意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呢?

公孙仪说:“恰恰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别人送的鱼,如果我收下了人家送的鱼,就要替人家办事,就会徇私舞弊。等到罪行败露,就会被罢免国相的职务,即使我喜欢吃鱼,那些送鱼的人也不会送鱼来。现在我不接受人家送的鱼,廉洁自律,这样就能秉公执法。依靠自己的俸禄,也可以长久地自己买鱼吃。

故事感悟

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像公孙仪一样,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我们应该学会拒绝那些看似美好但实则可能损害我们原则和道德的事情,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公孙仪那种长远的目光和自律的精神,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到自省、自律,努力与廉洁为伍。

阅读 112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