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自远方来,眉间有远方的风雨,话语里有对孩子的期许,行动里有青春的温度。为解决初中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孩子们在枯燥的学习生活当中感受文学的馨香,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杨若虹博士为海口四中初二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生活就是你的叙事现场”的散文写作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是海南作协组织的“百名作家进百校”文学志愿服务活动,由海南省作家协会、海口市第四中学主办,海南日报、海口日报协办。
海口市第四中学教研室刘晶晶副主任主持本次活动,海口市第四中学王贤德副校长,海南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王姹 ,天涯杂志社周建国主任,初中语文组科组长李薇老师,初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初二年级部分班级出席本次讲座。
活动议程一:介绍作家。
杨若虹,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海南省高层次人才,全国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先进个人。
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性别文学研究,开设多门相关课程。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主持完成省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厅科研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多本学术著作(专著或合著)。
活动议程二:赠书仪式
赠书仪式前,教研室刘晶晶副主任介绍了本次捐赠的背景及意义,为整个赠书仪式营造了热烈的氛围。赠送的书籍是海南省作家协会编撰的作家作品集和杨若虹副教授个人作品。赠书方代表杨若虹副教授与海口市第四中学王贤德副校长合影留念,希望学生们通过阅读名家名作,开阔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道德修养。
活动议程三:文学讲座
杨若虹副教授在讲座之处初就精确的抓住了学生们的痛点——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鲁迅的文章,尤其是散文,学生读不懂;写作有困难,尤其是散文,学生不会写。孩子们的目光马上就紧紧的锁定在了杨若虹老师的身上。
杨老师先介绍了散文的概念,指出来当前散文写作的误区就是写作的内容往往不是对生活的真实感知,而是正确的废话,孩子们写作的散文面目模糊,苍白空洞,不是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由此,杨副教授为孩子们介绍了两位作家:跟着史铁生写景,写人;跟着刘亮程学写世间万物。
杨副教授用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切入话题,随即引出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写四季的文段。
杨副教授引导孩子们思考,文段中的文字是从哪种视角写四季的?启发孩子们从不同的感官角度丰富对于四季的描写,并出示练习文段鼓励孩子们仿写。
随后杨副教授提出了一个孩子们都有所触动的话题,写母亲。“史铁生的母亲是沉默的,是忍耐的母亲,那你们的母亲呢?”要塑造一个生动的文学形象,就要在写作中增添的细节描写,写与众不同的细节,而不是泛泛而谈。孩子们在思考中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做好了相关的笔记。
杨副教授给孩子们介绍了第二位作家刘亮程。刘亮程的散文作品《老鼠应该有个好收成》文段一展示在大屏幕上,会场上就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杨教授生动的讲述和幽默的文字迅速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杨副教授希望孩子们从刘亮程的文字中学到他对万事万物好奇的“闲心” 发现生活当中的趣事,主动和世界万物建立自己独有的联系。
杨副教授还介绍了海南省著名的散文家王卓森,并分享了自己的散文片段。针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杨副教授鼓励孩子们在写作时做到以下几点:
1.在有限的时间里读经典名作,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与名家对话,丰富自己的生命底色。
2.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积累素材。发现平凡事中的不平凡,增加对生活的体验。
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却很少有人珍视他的时间。时间在杨副教授的讲述中飞逝,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迎来了讲座的结束,“我活在世上,无非是想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正应和了王小波的话,杨副教授的讲座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散文写作最本真的生命底色,那就是脱离考场作文的功利性后,散文应该是自己的园地,是书写自我,散发个性的途径。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愿孩子们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对文字呢喃,与文字相依,与文字共舞。热爱文字的人,最终都会被文字治愈。愿孩子们于烦杂的学习中沉淀出一份宁静,于琐碎的生活中梳理出一份诗意,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应付诸行动,向阳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