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幼儿教育案例分析

姗姗
创建于05-16
阅读 4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根据联合国大会2007年12月通过的决议,从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和关注。世界自闭症日,也叫世界孤独症日。有人说,孤独症孩子就是那天上的星星,因为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世界公认的可以改善自闭症症状的只有“科学干预”。

     一、基本情况

航航,7岁,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仿说一年半,言语不清楚,无同伴社交经验,

     二、行为的观察与记录

    1.幼儿喜欢自己一个人跑,转圈圈,擅长跳高和画船

    2.生活中与同伴几乎没有眼神对视,也不关注他人的存在。

    3.语言理解较差,几大多数为仿说,习惯重复话语,也喜欢自言自语。

    4.安全意识较差,自我保护意识强。

    5.习惯性咬手指头,行动无法控制。

    6.喜欢傻笑,尖叫。

家园沟通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小班时,我们和妈妈家访聊过,和家长反映过此类问题,但家长不重视。到了中班下学期,经过再三思考,航航妈妈针对孩子的问题,带孩子去做一些检查,定为:孤独症。对孩子的一些表现也感到疑惑,甚至措手不及。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儿童自闭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核心症状:社交交往障碍,活在自己的世界,回避目光接触,不同程度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案例一

他喜欢重复性玩,专注自己游戏,还喜欢做一些奇怪的动作。

案例二

语言发育迟缓或缺陷

00:16

     小朋友试图和他游戏,但他怕别人抢玩具,不理会他们,专注自己的小世界

老师指导策略:

1、家人手中拿着强化物

2、跟孩子说“你来拿”

3、孩子走近,立即给孩子强化物

反复训练一段时间,孩子可以主动靠近

阶段二:喜欢与家人的追逐活动

1、手中拿着孩子的强化物

2、跟孩子说“你来拿”

3、孩子靠近,家人故意往后撤,吸引孩子追逐

4、孩子追到,立即强化,建立孩子喜欢追逐互动的动机

     我想回家……我要回家……拿水杯……

      老师:等吃完饭,再回家

      我要回家,不停重复这几个字。

说话常常较晚,会说话后言语进步也很慢,部分患儿终生无言语,言语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受损。

语言重复。重复说他人方才说过的话或既往听到的言语或广告语,反复重复一些词句、述说一件事情或询问一个问题。

用特殊、固定的言语形式与他人交流,并存在答非所问、语句缺乏联系、语法结构错误、人称代词分辨不清等表现。

常拉着别人的手伸向他想要的物品,但是其他用于沟通和交流的表情、动作及姿势却很少。

老师指导策略:

        1.教会幼儿有意义的休闲的方式。

       2.替代方法,比如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中制造某种声音,让孩子有兴趣参与。

        3.给孩子设置一定的目标。

案例三

兴趣、行为与众不同

00:07

     他喜欢画画,一幅画的速度很快,时常边画边笑。

00:08

      因为能力方面,别的小朋友都在写计算,他在认真写名字。一笔一划特别认真

混乱的想象,心灵的表达

      通常比较单一或对比度不高。反映内心的平静与稳定。你不会画画,拿着笔笔乱涂, 重复的涂,什么边框都不存在。只知道要涂满。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其实藏着自闭症儿童的心声。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五彩斑斓的线条,没有假想能力。但正是这些简单的线条,描绘出他们内心的世界。他们的线条粗犷有力,不连贯,有时甚至重复出现。这恰恰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焦虑、不安和固执。然而,正是这些线条,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坚韧和毅力,看到了他们努力表达自我、寻求理解的过程。

      当儿童感到兴奋或开心时,他们的线条会变得更加流畅和有活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而当他们感到沮丧或无助时,线条则会变得僵硬、混乱。这时的他们,就像是在一片混沌中挣扎,试图寻找出路。这些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挣扎和困惑,也让我们更加心疼他们。

       

老师指导策略:

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自主绘画?

1.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绘画的作用。

2.关注情感需求,学会与儿童沟通

3.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走进其艺术世界

4.鼓励与诱导,自主绘画让孩子产生兴趣    

兴趣少且与众不同。部分患儿可专注于文字、数字、日期、时间表的推算、地图、绘画、乐器演奏等,并可表现出独特的能力。

行为方式刻板重复。表现为重复说一些话、重复一种生活方式、重复玩一种玩具等。

案例四

其他表现——户外游戏

小班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他的跑跳能力很强,自己一个人游戏也很开心

00:10

除以上核心症状外,儿童自闭症患儿还常存在自笑、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

认知发展多不平衡,音乐、机械记忆(尤其文字记忆)、计算能力相对较好甚至超常。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老师指导策略:

1.把转变预先告诉自闭症孩子。

2.用清楚而简单的言语向孩子解释因果关系。

3.教导孩子观察别人的语气、面部表情、姿势和动作等,从而了解别人的情绪。

4.教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

5.用提示鼓励孩子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在工作纸上方,写上“如果我有一些问题不知道怎样回答,不用担心,也不用发脾气,每一个孩子都会遇到这些困难,可以向老师请教。”

比如,孩子上课时偶尔会大喊大叫,老师便会放下工作前来安抚孩子的情绪,孩子从此便学会通过大喊大叫来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目的。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

1.表达情绪及需要的方式:自闭症孩子往往难以明白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也难以解读别人的行为,因此容易累积紧张及不满的情绪。他们可能会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纾缓内心的紧张及挫败。

2.逃避行为:面对能力以外的部分,自闭症孩子有时会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表达拒绝的态度。

       让我们一起关注这些特殊的小天使,用我们的心去感受他们的世界,用我们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他们的世界虽然不同于我们,但他们的情感同样值得尊重和珍视。

阅读 4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