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底色,而父母是这底色最重要的绘制者。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三条规定:“每年的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今年的5月13日--5月19日是第三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借此,让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育儿知识,进一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儿童发展优先,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教育,也许会让我们的陪伴更加温暖。
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
家长“应知应会”宣传语
1.父母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2.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3.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孩子终生的价值追求。
4.弘扬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
5.家校密切配合,共育时代新人。
6.激扬爱国情,立牢报国志,为国育栋梁。
7.学会倾听,走进孩子心灵。
8.培养劳动习惯,丰富劳动体验,创造幸福生活。
9.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10.兴趣激发动力,习惯影响未来。
学会倾听,走进儿童世界
学会倾听儿童心里的真实声音,走进儿童内在的生活世界意味着家长和教师都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引导教育,同时要积极满足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促进幼儿适宜、诗意、自在和自为地生长。
强身健体,培养运动习惯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更能磨砺幼儿的意志品质,应该让广大家长知晓和幼儿一起跳操、拍球、跳绳、滑旱冰、游泳和徒步旅行都是很好的健身方式,养成运动习惯会让幼儿受益终生。
亲子共读,共绘美好生活
陪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亲子共读是一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父母与儿童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形式,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很难有真正的教育。通过亲子共读促进幼儿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生命的持续体验,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建构和谐亲子关系。
言传身教,教子亦教己
幼儿与幼儿家长天然地形成了一个发展的共同体,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觉察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针对学前家庭教育实施的特点,父母要成为自觉的教育者,必须注重自身的形象建构,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发挥积极的模范引导作用,同时还要有作为教育者的理性自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在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寻求自我价值与意义的实现。
寓教于乐,成就幸福童年
玩中学、学中探、探中行、行中成。意味着教师与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应达成共识,强调以情施教,情知交融,针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游戏等愉悦幼儿身心的教育方式,让幼儿真正愿意投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并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获得开心、愉快的体验,让其真正愿意去学习、去探索,促使其良好习惯的养成,真正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鼓励探究,激发创造潜能
孩子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喜欢观察和探索整个世界,有趣的科技小制作既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能通过奇妙的现象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家长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尊重幼儿与生俱来的本源兴趣的基础上,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组织适切的活动形式和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为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扬长教育,开启自信人生
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幼儿自主成长。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兴趣与爱好,家校积极配合,鼓励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大胆想象、积极尝试、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关照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教师与家长携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适宜环境,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与自我完善,开启其自信的人生和建构其幸福的生活。
立德树人,家园社协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实现幼儿园阶段家庭教育高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协同作用,鉴于此,搭建家园社共育平台,家庭、幼儿园与社区携手共进方能助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热爱生活,走进大自然
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体验田间劳动,学习农耕文化。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下走进田间,让孩子们体验了劳动的喜悦,增进了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喜爱,在孩子们的童年时期留下了美好回忆,这就是童年该有的模样:简单、快乐、纯粹、幸福!
劳动教育,小家务大担当
亲子厨房提供了一个家庭成员之间深度互动的机会。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分享彼此的日常趣事,共同面对挑战。通过亲子互动,不仅加深了感情,还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是一个共同努力的小社会。人间烟火最抚人心,在热闹的菜市场寻觅最本味的自然气息。耐心陪伴,学习必备的生活常识边逛边聊,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