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激发我校教师培育学生的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意识,2024年5月14日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以“赛课磨砺育花开 三尺讲台展风采”为主题开展了校本研修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莲都区科学教研员毛剑梅老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讲人。
课前准备
活动前一周教科室李主任提前布置教师充分研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
过程展示
活动伊始,活动主持人李挺老师隆重介绍了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并宣读了本次活动的具体流程。
第一节《岩石、土壤和我们》
第一节课由仙渡校区陆靖州老师执教四下《岩石、土壤和我们》。陆老师从课题入手,用一个“和”字快速聚焦本课的重点:研究岩石、土壤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再以本校为背景,通过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了岩石、土壤、矿物的用途,体会三者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最后,陆老师通过课堂与生活现象的联系,引导学生建立对岩石、矿物和土壤更加全面的认识,增加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第二节《产生气体的变化》
第二节课由莲都外国语学校特色部张小梅老师执教六下《产生气体的变化》。张老师通过物质总在发生变化,变化总伴随着一些现象,揭示产生气体的变化。再通过探索厨房中常见的物质相混合,学生惊奇地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气体。张老师因势利导带领学生收集了这种气体,并通过听、摸、看等方式验证了气体的性质。结合资料卡片和科学家长期大量的论证事实,学生认识到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最后,张老师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了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产生气体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节《美丽的化学变化》
第三节课由城西学校吕亚萍老师执教六下《美丽的化学变化》。吕老师以挑战用紫甘蓝染一块彩色的方巾为任务驱动引导孩子开展科学探究,利用紫甘蓝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调配出不同颜色,制作小组独一无二的方巾,交流分析紫甘蓝与不同物质反应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了化学变化的魅力,了解了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不禁感慨一块小小方巾里竟藏有这么多的科学知识!整节课围绕“美丽”的化学变化展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强的探究兴趣。
第四节《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第四节课由莲都外国语学校胡丽艳老师执教《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胡老师以“冷牛奶浸泡到热水中”导入课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热水和冷牛奶的温度变化进行预测。学生再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方案的设计,并相互交流完善方案。最后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记录温度变化的数据并绘制折线图,师生共同研讨总结实验的数据趋势,探究背后的原因。整节课体现生本课堂,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位执教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设计意图进行阐述。
专家引领
城西学校周波锋老师为大家带来讲座《概念构建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周老师通过对四节课的点评,提出一些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学生的科学思维的策略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周老师指出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为核心,凸显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导向作用,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学生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的培养,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和思考,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
碧湖小学戴鑫老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构建思维型课堂》的讲座。戴老师为在座的老师们讲解了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随后,戴老师结合课例,从情境与问题、探究与合作、总结与发展、应用与迁移四个方面针对如何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建议。
毛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对四节课堂和两个专题讲座给予了高度肯定,各位老师能从教材角度精心设计、从实验角度突破创新、基于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改进,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毛老师表示培育学生科学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就是需要从课堂模式和教师观念的变革开始。
仙渡校区蒋校长全程参与了为期一天的校本研修活动,并表示本次活动为仙渡校区的搭建了互学互研平台,凝聚了各方智慧,展示了教师风采,加强了思维碰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后续升华
本次活动是教学理念的碰撞,是名师思想的引领,是素养落地的抓手。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纷纷撰写了心得体会分享在教师工作群中,表示要将科学探索精神融入教学,培养孩子勇于探究的学习品质。
图片:李挺
编辑:周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