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明媚五月天,绿意盎然韵无边。5月16日,滨州市小学“强课提质 送教助研”活动美术学科分会场在赵希明校长及中层领导陪同下,滨州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孙奎浩主任及送课教师、县教科研中心张军霞主任,来到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指导工作。全县县直及学区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前往参加活动。此次送教活动专家老师为阳信县教育教研“传经送宝”,为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
本次活动由阳信县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支持人李伟老师主持,活动的主要内容有:1.观摩课堂教学。2.承办学校教研工作汇报。3.市小学美术教研员孙奎浩老师专题讲座。4.阳信县小学美术教研员张军霞老师作总结发言
课例展示
首先为我们执教课例的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的高晓燕老师,她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课题《泡泡飞呀飞》。高老师课伊始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玩泡泡而导入新课,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常常投射出他们的情感、想象力以及好奇心,感受到了集体游戏的乐趣,学会了相互欣赏和分享,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感知能力,学到了有关泡泡形状和颜色等方面的知识并学会了运用这些知识。课上,及时引导他们去发现其中的奥秘,探索泡泡的形状、颜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想象泡泡会飞到哪里去,希望有谁陪着他们一起飞。同时以吹泡泡带来的快乐为话题,引导他们讨论泡泡的形状、颜色以及飞行的感受,并以体验画泡泡作为学习活动的核心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适时进行示范,解决他们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滨城区第三小学的李睿老师为我们送来了精彩课例四年级下册《设计文化衫》,李老师在导课时采用了滨州美景图直接粘贴在体恤上一下改变了汗衫的空白的方法导入,既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授课过程中不仅使用传授法,还采用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不同文化衫的不同人文内涵,理解其文化内涵,分析缺乏,激发自我设计的欲望。在讨论文化衫图案的表现方法时,老师运用演示法,形象直观的为学生作以示范,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为接下来学生的自主设计做好铺垫。最后,在作品展评环节,让学生拿着自己设计好的文化衫随音乐挂在展台,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个性,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整节课,各个环节的设置都在努力使本课的教学目的落到实处。
博兴县吕艺镇京博希望小学杨莎老师上的是二年级下册《小鸟的家》,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出色的美术课,杨老师心中有课标、眼中有教材,课堂中从多个视角出发,通过感知、体验、发现、融合、尝试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并融入新课标下以美育人的要求,教学设计严谨,课堂开放有度。通课前决定充足教具精美优美,杨教师不管是自己的示范画,还是板书,还有展示鸟窝的的展示台,都制作的异常优美精美,看的出花了许多时光和精力来做这些课前决定。循循善诱学生启发想象能力,能在关键时刻启发引导学生去想象,发明属于自己的小鸟的窝,着力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学中注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贴近孩子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积累,选取学生理解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由浅人深、深入浅出地传授一些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观察和认识世界,更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和表现。
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杨国芹校长为我们作了《以艺术育人之路,夯美育成长之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美术教学》精彩报告。积极开展教师艺术素养提升工程、美育教师青蓝工程、传递课堂教学教研等,实现了名师辐射整个教联体、提升青年教师艺术素养等目标,“常抓、常练、常演、常展”的美育教育技能大赛以及全员参与的艺术节活动有力推进了学校美育教育的同步谋划。
专家报告
针对市、县一线广大教师的教学困惑,滨州市教科院小学美术教研员孙奎浩老师作了《基于现行教材,优化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专题报告。孙老师运用鲜活的课例设计,引导我们明确教学过程:导入要精炼,要把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与本科内容密切相关。启发孩子多条思路、明确方法步骤(每一小步要精心设计)、绘画作品表达情感。可以说孙老师的报告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又有具体可感的案例分析,给我们阳信小学美术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
总 结
最后,阳信县教科室小学美术教研员张军霞老师作总结。张老师指出,感谢孙奎浩老师精准、精深的课例分析和高屋建瓴的报告,为阳信美术教师赋能领航,传经送宝;感谢执教老师带给我们精彩的课堂,让我们明晰一节课显性的流程和背后的理念。期待阳信小学美术教师以这次送教助研活动为契机,研读课标,深耕课堂,在各级领导、老师的帮助下,在所有老师的努力下,相信我们阳信的小学美术教学、教研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学习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成长是一道不期而遇的风景。本次送教助研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对提升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吐故纳新,方能笃行致远;追求精进,永葆进取之心。阳信县全体小学美术教师将以此为契机,脚踏实地,继续深入研究,躬耕课堂,踔厉奋发,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编辑:齐国娟
审核:张军霞 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