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历,磨练学生意志,锻炼社会实践能力,2024年5月15--17日,实验高中高一年级学生一路向北,踏上愉快的研学旅程。
出发啦!
思政课堂: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研学第一站是位于濉溪县双堆集镇的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整个陵园庄严肃穆,分布着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等。
烈士陵园
班级照
班级留影
纪念馆藏内容丰富,共分8个部分,10个展厅,按时间顺序向大家展示淮海战役的整个过程。通过这些照片、文物、油画、电动沙盘以及详细的文字说明等,生动地再现了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中原野战军双堆集歼灭战的历程。
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讲解增强了学生们国防观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观内容
接着瞻仰位于陵园中部的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纪念碑身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上下两端环万年青图案,碑冠镶嵌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浮雕。同学们还冒着烈日来到纪念碑广场前集体三鞠躬、默哀,祭奠先烈,接着在广场前集体唱军歌《团结就是力量》,还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最后同学们绕纪念碑一周寄托哀思。
三鞠躬
朗诵《少年中国说》
唱军歌《团结就是力量》
同学们安静有序地来到烈士墓前,幽静冗长的道路两侧长眠着共和国的英雄,从碑文了解到许多烈士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还很年轻,只有十几岁,但他们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今先烈英魂长眠在这片革命热土下,他们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深受震撼;他们的无畏革命精神将源远流长、永垂不朽。
烈士墓
文史课堂:活着的古运河-台儿庄古城
第二站来到坐落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儿庄古城。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古城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台儿庄知名度太高,你可以不了解但不允许你不知道。古城因战火毁坏而重建并迅速迎来顶峰,参观者络绎不绝,“台儿庄大舞台,想玩你就来”。台儿庄古城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目不暇接。南北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加之台儿庄海拔比微山湖面还低约15米,所以水多桥多,形成了江北水乡独特的小桥流水风情,同学们徜徉在烟火气息浓厚的古色古香的街道,或参观或购物,品味古城特有的历史韵味……不知不觉迎来落日余晖。
俯瞰台儿庄古城
古城偶拾
运河涟漪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前的三十八级台阶寓意193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二十四根立柱支撑着白色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馆主体部分,融陈列馆、全景画馆、战地记者馆、无名英雄墓、国防教育园于一体,设有临时展厅、多功能报告厅和红色图书室。同学们通过对历史文物、历史图片、文献资料与各类辅助陈列手段的有机结合,全景再现了台儿庄大战中爱国将士铁血丹心、浴血奋战报效祖国的英雄壮举。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一九三八年春,日军坂垣师团自胶济线南下,坐镇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以孙连仲部防守台儿庄,以汤恩伯部在峄北附敌之背。日军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疯狂进攻。我国将士同仇敌忾,不畏牺牲,浴血奋战。战争极其残酷,以惨烈的伤亡,毙伤日军约1万余人的代价惨胜后奉命撤退。导游讲解无名英雄《刘守玟回家》……,学生们鸦雀无声,又为之动容,最令学生感触的是3万多阵亡烈士只有4000多人有名字大多数至今仍然是无名英雄,可是英雄们的家又在哪儿?尽管线索越来越难寻,但是“无名英雄回家”是台儿庄永恒的主题。“蓝天多辽阔,点缀着白云几朵。青山不寂寞,有小河潺潺流过”,可曾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有烈士们的负重前行,时代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的激励。如今爱国将士冲锋的呼喊犹在耳畔,惊愧夺魄的场面似在眼前,先烈精神永放光芒,指引者新时代同学们勇攀高峰。
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
台儿庄大战资料
李宗仁直接指挥了台儿庄大战,因为事关中华名族生死存亡,站在正义的一面,得到人民的拥护,这也是他人生辉煌的顶点。他还参加过护国、护法战争,军阀混战,反蒋,北伐,联孙中山加入国民党,拥蒋,支持“四.一二”,抗日,代理过总统,晚年他又克服重重阻碍回到大陆工作定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伟大的中华民族正走向复兴,国共背景下的李宗仁以及他跌宕起伏的生平功过应该是值得研究的,有些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也不应该忘却。作为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首次大捷,彻底粉碎了狂妄野蛮的侵华日军速胜论,这场悲壮的硬仗超越了政治界限,对整个中华民族都具有强烈的振奋意义,同时也使我们对国民政府抗战有了全新、客观的认识。而电影《血战台儿庄》,直接促成了久居台湾的老兵回大陆寻根祭祖,也促成了两岸经济文化深度交流的热潮。时至今日,无论两岸关系如何,台儿庄仍然是唤起两岸共鸣的关键词,台儿庄是值得记忆的。
李宗仁史料馆
史地课堂:大汉雄风芒砀山
第三站来到位于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芒砀山。芒砀山,古称砀山,是千里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历史悠久,遗迹彼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尤其是秦汉文化遗存,被誉为汉文化博物馆,集山水、人文、历史典故为一体。主要有:保安山王陵景区、汉兴源景区、夫子山景区、陈胜园景区等。
芒砀山景区
芒砀山景区
这里是我国第最早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墓地,这里留下孔子避雨讲学的地点夫子崖。老师和学生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穿上心仪已久的汉服,体验学习汉文化和礼仪。指导老师的沉浸式讲解仿佛把老师和同学们穿越回“楚韵汉风”朝代,新奇、好玩、博眼球,学生调皮转为可爱,有模有样地学起来。
体验汉文化
紧接着参观汉梁孝王墓。梁孝王(梁王死后尊称)刘武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刘启的弟弟,汉武帝刘彻的亲叔叔,因吴楚等“七国之乱”,其平叛立下不世之功获赏赐无数,又是在皇储最有利的地位,梁国东出富庶,梁孝王地位斗升。其生活奢侈豪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但给后人留下了可供游赏观览的历史文化胜迹。
梁孝王陵和王后陵属于夫妻“同坟异穴”合葬地下宫殿。规模宏大,造型考究,是中原已发掘规模最大的陵墓堪比皇陵,自梁孝王始其子梁共王刘买等子孙八代均把长眠之地选在芒砀山,现已形成一个全国罕见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西汉梁国王陵墓群。同学们进入墓室里面,不禁为那个朝代汉人在科技、工具如此落后的情况下高超的建造水平赞叹!
汉梁国梁王墓葬群
由于盗墓和私采矿石,芒砀山地质遭到破坏,山石裸露,为保护生态,政府在此建设芒砀山地质公园。园内地质博物馆珍藏芒砀山地质历史时期各类矿石等,现实版的“石头记”和石头饕餮大餐也是学生学习三大类岩石“前世今生”以及矿石组成的教科书。废弃的采石厂改造成了益智版的声光电一体的星空梦幻城堡,科技改变生活。
石头盛宴——疯狂的石头
星空梦幻城堡
据说刘邦早先在芒砀山举旗反秦,后历经楚汉相争,建立大汉王朝,历经七年成就霸业,谱写《大风歌》。当地流传刘邦“斩蛇起义”典故并成为景点,给大汉王朝建立增添神秘色彩,也给忙碌的研学增添了趣味性。
汉兴源景区
国防课堂:大国重器 运筹帷幄
第四站来到被称之为“华佗故里,长寿之乡”的亳州市,也是曹操故里。首选亳州市大型国防教育综合基地,同学们进入兵器博物馆,铁器味扑面而来,在兵器博物馆正门处听吴主任讲授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并集体唱军歌。
我们来了
齐唱《打靶归来》
兵器博物馆展示海陆空三军不同时期的运输、武器等装备。解说员耐心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不同时期国防发展历程,感受着这些大国重器曾经的使命,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坚强后盾;同时又被新中国各种先进的军事设备深深震撼,深切体会着国人的自豪。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能否获得平等的基石。这次研学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实践教育课,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怀。
武器装备
进入曹操地下运兵道前是建安文学介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包括“三曹”和“建安七子”,曾经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失意和悲凉。同学们在阅读,在思索……
建安文学资料
来到古代军事重地:曹操运兵道,被称为“地下长城”,由于保密性强鲜有记载。曹操曾在此经营多年,发展壮大。运兵道由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分别通达城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军事设施。现已开放的巷道只是很少一部分,曹操运兵道包括谯望楼和古地道两个部分,地道四通八达,迂回曲折,纵横交错,机关重重,隐蔽性强,攻防兼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同学们仿佛进入荡气回肠、烽火连天的岁月,实地探访后惊叹不已,从三国厚重的历史遗迹、文化里感受到一代枭雄的谋略与胆识。
运兵道内景
这次研学旅行,让同学们的眼界得到了拓展,心灵得到了升华。在旅途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如何去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学会感恩,也对后期学校国防课程开展有了新的理解。在新课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下,渗透国防教育,淡化唯分数论唯升学率,教育还是要回归本真的属性。
图文:高一年级组
初审:陆中举
复审:吴传国
终审:闫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