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特级教师大讲堂第168期:聚焦幼儿园常态化自我评估,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纪实

美子
创建于05-15
阅读 5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深四月去,夏来五月新。为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引导我市幼儿园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聚焦教育过程质量,推动幼儿园保教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5月14日下午,由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海口市教育人才综合工作站主办、海口市港湾幼儿园承办的海口市特级教师大讲堂第168期暨刘昊主讲“聚焦幼儿园常态化自我评估,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在海口市港湾幼儿园隆重地举行。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融合式开展,共计2万余人参与。

本次活动特邀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刘昊副院长,特级教师、海口市港湾幼儿园秦丽花园长,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培训部陈法明副主任,海口市特级教师大讲堂负责人徐芳老师、张昌赋老师参加。

主持人

本次活动在海口市港湾幼儿园秦丽花园长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领导讲话

活动开始前,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陈法明副主任提出希望借助本次活动,现场及线上的老师们能够与全国著名的幼教专家刘教授积极的互动,边听边思考,在互动交流的环节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刘教授进行共同的交流。也期待刘教授在本次活动中为每位老师带来一些灵感和力量,激发大家在幼教工作中的创新潜力。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刘昊,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学前教育评价专委会副主任,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刘昊教授为大家带来《幼儿园常态化自我评估:是什么、怎么评》的专题讲座,刘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帮助大家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内容和指标要求。让在场的园长、老师们了解常态化自我评估开展的路径,明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专题讲座环节

评价的标准包括不同的层次,刘教授为大家详细解读了什么是“好的层次”,其中有原则导向、普遍性要求、特殊化要求、具体鲜活的实践策略。

对于如何得到“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自我评估标准?刘教授也为大家介绍了获取自评标准的四条途径:遵照细化、框架重构、结构化补白、开放性建构。在这当中“遵照细化”与“框架重构”属于自上而下的忠实取向,而“结构化补白”和“开放性建构”属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建构取向。

在讲座的最后刘教授也强调,园长和教师团队需要通过自我的诊断反思不断改进,对于如何建立适合于自己园所的评价机制、如何建立起教育教学的自评体系,是十分关键的,我们应该成为评估自己的主人。

现场互动 答疑解惑

问题1:幼儿园园长带领教师共同制定自我评估的标准,如果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比如骨干教师或者新教师,这样的标准一致吗?是否每位教师只要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有所进步,就达到自我评估的一个标准?

刘教授:这个标准也分梯度,根据不同的水平,如教师在带领孩子们进行自主游戏中,自主游戏材料如何投放、如何创设环境、怎么样把握这个进行观察,怎么样去把握介入的时机等等这些问题,我觉得对于骨干老师的要求跟对年轻老师的要求应该是类似的,不存在特别大的水平区别,除非有一些事你可能要求骨干老师做得更好一些,要求一线年轻的老师做的不用那么好,但是从标准上没有必要做出不同的区分。

问题2:按评估指南做出一个评估的标准,标准是结果?还是过程?我们在评估的时候提出来是一个重视这个过程性的评估,过程性的评估我们更多的理解也没有太具体的一个标准,对于这个问题有点疑惑,请教刘老师的解答。

刘教授:标准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是可以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去补充去修改,去完善。在教师研讨中,如:可参考借鉴贝海拾珠和遗珠拾翠两个教研活动的方式。

问题3:幼儿园自我评估的时候,如何确保评估的反馈机制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刘教授:教育中的能力问题是永无止境,需要持续不断的推进。问题没解决,考虑对问题的反馈是否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要用不同的反馈和解决。评价教师是否能够自我评价。

砥砺前行 共促提升

聚焦评估深思考,砥砺前行促提升。本次活动让园长及老师们对《评估指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明确指南评估标准的变化,从重结果到重过程,重他评到重自评。将幼儿园自评作为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常态化手段,通过自我诊断、反思、改进、外部评价和激励手段,引导建立良性的幼儿园发展机制。

在学前教育的路上,不仅是教与研的携手,也是学与思的并行。让我们一起努力前行,找准适合自身园所发展的科学路径,全面提升园所保教高质量发展,向着未来教育最美好的样子远航。

图文编辑:符燕飞、徐碧芸、谢晓珍

初审:叶丹凤、王美

终审:秦丽花

阅读 5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