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西好风光,访华夏古文明

用户14059726
创建于2024-05-15
阅读 12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山西省,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位于中国华北。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从地形上来说,山西以山、以水为界名,位于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东有太行,西有吕梁,两条主要山脉的余脉也遍布水内,外有奔腾而来的黄河环绕,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故称表里山河。

👊研学第1天主题:梦想起航,前往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

        这是属于我们的梦幻季节,让我们背上行囊,将梦想起飞,让心去远航,开始一段难忘的旅行,一起踏上探索晋文化之旅

👊研学第2天主题:《榫卯艺术匠人绝技》《石窟的开凿与保存》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为何能成为世界三大奇塔呢?在于它的建筑,旷古烁今,无法复制。木塔高67.31米,共有九层,明五层暗四层,全部用木头建成,总重量达7400多吨却没用一根钉子,更神奇的是历经千年风吹雨打、多次地震、战争和炮火依然屹立不倒,是世界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建筑。

        应县木塔的建造工艺非常神奇,留下了很多故事和传说,有人说塔下的12根柱子,按照顺序每个月会有一根柱子不受力,轮流休息;有人说在民国时期,应县木塔中弹200余发,还被12发炮弹击中,依然屹立不倒;还有人说木塔的守卫者是燕子,它们以木头间的虫蚁为食,千百年来,它们一代又一代围绕着木塔飞来飞去,守卫着这座木塔。

        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云冈石窟的历史距今已有约1500年。它是在北魏文成帝的支持下,由国师昙曜和尚主持完成的。云冈石窟规模约1公里,分为东、中、西三区。主要景点有石窟群、昙曜广场、灵岩寺、石佛古寺等,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18000余平方米。造像高度从2厘米到17米不等,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共有59000余尊。

云冈石窟等你来

00:45

研学安排:榫卯搭建比赛

       孩子们参观完应县木塔,一定对榫卯结构既敬佩又好奇。于是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榫卯搭建比赛”,从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明知。

👊研学第3天主题:《辽金建筑美学课堂》《从一座馆看一座城》

华严寺千年古刹,完美融合汉文化和辽金文化的辽金寺院。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下寺坡街459号,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

       你见过纯铜打造的地下宫殿么,你知道900多年前消防员长什么样么?山西大同华严寺里面有一座东方维纳斯的塑像。在地下还藏着一座我国唯一用纯铜打造的地下宫殿。最厉害的是我们能近距离接触无上的圣物--千年佛舍利

       大雄宝殿是辽代的地基,金代的建筑,明代的塑像,清代的壁画

      大雄宝殿的镇店之宝就是螭吻。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被视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存在。在传统文化中,龙与凤、龟、麟一起被称为“四灵”,它们被赋予了各种吉祥的寓意,成为人们趋吉避凶的象征。

       据传说,龙生有九子,但这些子女并不具备龙的所有特征。每个龙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喜好,代表着各种美好品质。

        螭吻就是龙的第九个儿子

         大同市博物馆能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1965年司马金龙夫妇墓出土的文物可谓是功不可没。司马金龙漆画屏风,少见的南北朝时代的漆器实物,一千五百多年了仍然鲜艳如初,已被列为禁止出境的文物。当然这是复制品,这座石雕棺床是原物依然历久弥新,精美的雕饰似乎北魏的工匠刚刚放下手中的刻刀。场面壮观的陶俑阵,凛凛仪仗,赫赫军威,难怪北魏王朝能达成北方的统一,能创造出奇迹般的辉煌。

02:50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00:45

👊研学第4天主题:《晋祠古建三绝》《晋商风韵》

      没去晋祠前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叫晋祠博物馆”,去了晋祠才知道,这就是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宋、元、明、清时期的各式建筑、雕塑、碑刻、匾联、古树数不胜数。

       晋祠中的水镜台据说是86版《西游记》孙悟空变身土地庙的原型。集楼、台、殿、阁四位于一体的建筑。当然这只是晋祠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秘密等你去挖掘

       古人不曾照今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王潮歌导演的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超级震撼,大气,更多的是感动! 讲述了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掌柜的一条血脉,而赵东家本人连同同兴公232名镖师却全部死在途中的感人故事。

       我们很少有机会这样去看一个演出,这更像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更像一回穿越。我们有时像一个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在一个又一个互不关联的场景中,我们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从纷繁的碎片中窥视故事端倪。

研学体验:变身“晋商小掌柜”,探寻晋商发展史。

👊研学第5天主题:《古代中国经济的结构与特点》《触摸历史记忆》

       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总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古城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街道布局独特,著名景点众多,如日升昌票号、平遥县衙、古城墙、古市楼等。孩子们可以欣赏到古城内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遗迹,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

      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玉韫华夏、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毫不夸张的说,一座山西博物院,承载的是三晋大地千年的文明之魂。

00:48

👊研学第6天主题:《了解煤炭的分布和用途,探索煤海奥秘》

        在山西,有这样一座“中国煤炭博物馆”,它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收藏着我国煤炭行业从古到今与煤的生成、发现、开发、利用相关的文物、标本、史料、文献数千件,并以其精美的陈列向大众叙述着华夏民族煤炭开采几千年的历史,讲述着煤炭本身的许多奥秘

00:49

        此次研学由山西文旅旗下专业做学生研学的团队负责,尤其讲解员不是普通的导游,而是由专业的文史老师进行讲解。(图片涉及的巴车和酒店仅是参考图片)

👍研学活动时间:7月23日-7月28日

👍研学对象:4-9年级的学生

👍研学形式:可亲子,孩子也可以独立参加

👍研学费用:孩子6500元/人

                    成人6700元/人

(不包含往返唐山和太原两地的交通费)

👍报名后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研学营的退费问题

👉出发前30天及以上天数告知不参加研学活动全额退款

👉出发前15-30天告知不参加研学活动退款80%

👉出发前7-15天告知不参加研学活动退款50%

👉出发前7天告知不参加研学活动不予退款。

🙏此次活动正值暑假,山西各大酒店和门票都比较紧张,酒店和门票都是提前预定好的,临时不参加无法退订酒店和门票。还望大家理解


阅读 12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