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邢台市信都区东户学区家长学校——五年级家长成长课堂

邢台市信都区东户学区
创建于05-15
阅读 21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邢台市信都区东户学区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家长成长课堂》丛书,按年级开展每月一课时的家长课堂,每学期四课时,每学年共计八课时,旨在为家长赋能,引领家长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七课主题  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及分析

案例:

小刚(化名),11岁,五年级学生,独生子。小时候他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怕他被人欺负,平时不让他与同龄的小朋友玩。父母上班忙,很少与孩子沟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平时沉默寡言。在学校,他经常与同学打架,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拍桌子,扔书本;如果老师批评,就咬牙切齿,一言不发,对老师的教育批评有较强的抵触情绪;有了错误,不肯轻易承认,总把过错推给别人;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一般;平常不注意个人卫生,身上总有一股说不清楚的味道。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最近,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竟欠了几个同学的钱,共计348元。经调查,原来他为了与同班几个爱玩、会玩的同学一起玩,竟然提出一起玩一次给对方一些钱。到目前为止,他已付出了近400元。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玩伴为神门这么难找?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1.家长方面的因素

 据有关专家分析,造成孩子“伙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方面的因素。有些家长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玩不是正事”,因而他们忽略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群体生活,需要伙伴。如果将来孩子只会学习、工作,却不知如何与他人交往,是无法适应社会的。而有些家长却不愿让孩子们一起玩耍,并且希望能按自己的方式培养孩子,不让孩子受其他人的影响。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交友过多限制。有些家长总想把成年人的观念、行为方式强加给孩子,控制孩子的行为,总希望孩子能跟学习好、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交朋友,不许孩子跟学习差、家境差的孩子在一起玩;或者是对孩子的伙伴百般挑剔,剥夺孩子的择友权,使孩子不知如何与他人交往。二是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由于怕孩子受到伤害或不良影响,一些家长往往对孩子过度呵护,甚至干脆阻止孩子和别人交往。案例中小东的奶奶就是怕孩子受到伤害,不让孩子和伙伴一起在外面玩,使孩子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其实,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会起到负面作用。有一个父亲,因为害怕孩子交友不善,每天不辞辛苦,开车接送孩子,避免孩子与他人交往,结果孩子除了学习之外,其他什么也不会。

 2.家庭结构的影响

 现在的家庭结构大多是父母加一两个孩子的核心家庭,不再是“四代同堂、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孩子社会交往的对象和方式都比较单,缺乏丰富、有效的交往机会。孩子在家中面对最多的就是家长。而中国家长大多比较重视家长的威严,不会放下架子和子女做朋友,孩子自然容易感到孤独。

二、孩子本身的因素

上述案例中的小东和同学关系处得不好,他不是从自我方面找原因,努力纠正自身的毛病,而是以消极的方式来应对,借用金钱等外在手段来缓解人际交往不顺利带来的压力,这样发展下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现代居住环境相对封闭,邻里之间相对陌生,少有来往,再加上大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孩子之间的关爱也变少了,竞争意识、嫉妒心理、防范心理却渐渐增强。

四、学校环境的因素

学校环境对孩子的交友也有一定的影响。案例中的小东,由于自身的原因,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排挤,致使他的人际关系紧张。还有,老师的一些错误言行,侵犯了孩子正常的交友权利。例如,因为孩子成绩不好,有意或无意地引导别的孩子不跟他玩儿;或者随便给孩子贴上“差生”“坏孩子”的标签,让孩子在交友中处于不利的状态,甚至不敢和他人交往。

了解孩子

       作为家长,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您的孩子有同龄的玩伴吗?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会感到孤独吗? 您经常陪伴孩子吗? 您的孩子是否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是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请您对照以下条目,了解您的意子是否具备与他人交往的基本技能。符合孩子行为的答“是”,不符分孩子行为的答“否”。每题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得分越高,说明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越强,是一个受欢迎的孩子;得分被低,则说明孩子的交往能力需要提高、加强。

1.能主动与他人交往。

2.与新老朋友相处,不说谎、不吹牛。

3.当他人遇到困难时,能伸出援助之手。

4.与他人交往时善解人意。

5.能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6.能与同学和谐相处。

7.与他人相处时,不会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8.不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绩。

9.不在背后议论他人。

10.不会只因为自己痛快,用不礼貌、生硬的话语伤害别人。

11.得到他人的帮助,就及时表示感谢。

12.尊重他人的想法,能保守他人的秘密。

13.不嫉妒、怨恨别人。

14.身边有几个固定的好朋友。

给家长的建议

一、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家庭空间,积极地为孩子结交朋友创造条件。

父母不仅是家长,还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老师。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发表意见的能力,有些事情甚至可以咨询孩子的意见。这有利于孩子树立信心,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分析、判断事物,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今后的择友过程中。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比如让孩子积极参加夏令营、学校安排的集体活动、外出游玩。根据孩子的性格,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抛头露面”,多与人打交道。这有利于孩子克服羞怯、恐惧心理,学习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当孩子带其他小朋友到家来玩时,家长应表示欢迎,热情招待,他们的情绪会受到影响,也会变得开朗起来。

二、引导孩子自己解决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及时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迁就或打骂。吵架了怎么办? 被误会了怎么办?做了自己后悔的事情怎么办?当孩子遇到这些问题时,也是他们学习解决方法的绝好机会,家长应给予建议,但不能一手包办。当家长了解到孩子的问题后,不要一味责备孩子,要给予孩子恰当的指导,让他懂得,真正的友谊不是用钱换来的,而是靠自己的真诚待人获得的。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择友。家长应该避免以成人的观念帮助孩子选择朋友。孩子自己择友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的过程。家长可随时关注,并适时给予建议,但不能野蛮干涉、阻止孩子。要知道“摔个跟头,会明白一串道理”,不要害怕孩子“摔跟头”。

三、引导孩子学会赞美他人,微笑待人

五年级孩子社会交往倾向更加突出,他们渴望和同学交往,但是又不懂得怎样交往。家长应教给孩子与他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其中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孩子学会赞美他人、欣赏他人。一句普普通通的赞美之语,也许对别人是莫大的鼓舞与激励。让孩子懂得从心里爱同学,赞美他们,能得到同学们更多的帮助。另外,家长要教育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微笑待人。

四、帮助孩子调节交往心态,学会理解与宽容

孩子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也就是说他们在和同伴交往中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既不愿意也很难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情感,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往往强调自己是正确的,而指责同伴的不当之处。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换位思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时,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要揪住不放,给别人改过的机会;与别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要斤斤计较,必要时做些让步;当别人的想法、做法和自己不一致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和理解,多顾及别人的感受。

总之,有了大人的正确引导,孩子就不会陷入“伙伴危机”,还能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体验到交往的快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大作业

第一阶段:观察(1天)

观察您的孩子,可以参照“了解孩子”中给出的条目,看看孩子是否善于交往,如果不是,主要问题有哪些,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并记下您对孩子的初步评价。请孩子讲讲自己参与过的一些劳动,谈谈有什么体会,并记录下来。

第二阶段:根据孩子的情况,采取应对措施(7天)

    根据对孩子的观察,将孩子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列出来,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本阶段主要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下面的一种具体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孩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方法一: 如果孩子因为长期独处,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习惯与陌生人交往,形成孤僻的性格,那么,在孩子的穿着、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应设法让孩子与周围的孩子保持一致,避免孩子因为与众不同而产生不自在的感觉。家长可适当地鼓励孩子邀请一些小客人来家做客,家长要热情招待,为孩子做出榜样。上学时,家长可让孩子邀请邻近的小伙伴同行。家长自己也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走动走动,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

方法二:如果孩子在家中较活跃,在外面却不声不响,那么多半是因为孩子在家中经常听到家长的赞扬,到外面感到自己不如同伴因而丧失了自信心,遇事退缩。家长要与老师配合,发现和利用孩子的某一长处,让孩子在集体中展现长处,当孩子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扬时,便会有信心,也能与同伴自在地相处了。

方法三:如果孩子因为与同伴相处不肯吃亏而造成不合群,那么家长应严格要求孩子,并为孩子创造与同伴玩耍的条件。如在孩子过生日时,邀请他的同伴一起来家里庆祝生日,让孩子感受到与同伴相处的快乐,这样有助于孩子与同伴和睦相处,建立友情。

方法四:如果孩子是由于其他一些不利因素造成不合群,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家长根据选择的具体方法,在一周时间内,记录每天的训练情况和教育效果。

第三阶段:训练交往技能(14天)

无论孩子是由于哪种原因不愿与人交往,在经过上一阶段有目的的训练后,从这一阶段开始训练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技能。

第一步:让孩子学会微笑。(7天 )

为使孩子坚持下去,学会微笑待人,家长和孩子协商,记录孩子每天的表现,并给孩子打分(满分为10分)。如果孩子做得好,家长可根据情况给予孩子精神奖励或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二步:让孩子学会倾听。(7天 )

1.能耐心倾听父母的话

2.同伴与他讲话,能有兴趣听

3.对他人的谈话表现出兴趣

4. 能谈一些他人感兴趣的话题

5.不要只顾自己说,不给他人说话的机会

6.对自己不喜欢的话题有一定的耐心听下去

7.与自己不喜欢的人谈话,能做到礼貌上的尊重

为使孩子尽快学会倾听,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人,家长和孩子协商,可参考表格中的具体内容记录孩子每天的表现,并给孩子打分(满分为10分)。如果孩子做得好,家长可根据情况给予孩子精神奖励或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四阶段:综合实践(7天)

在此阶段,主要是让孩子参加交往活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需要改进的方面等实际情况,选择活动内容,也可参考以下方法。

方法一: 举行一个小型家庭聚会,邀请一些孩子较为熟悉的亲朋好友,最好是有孩子的家庭来家里做客,或去郊外野餐。让孩子练习与人交往应注意的礼仪,熟悉与人交往的技能。

方法二:让孩子参加夏令营,练习同陌生人交往的技能。

方法三:和孩子一起讨论班级发生的有趣事情,说说班上同学各种有趣的行为;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和孩子讨论,选择一个交往对象,大胆发出交往请求和行动,并且讲给家长听。

    方法四:给孩子举办一个生日聚会,让孩子主动邀请一些自己喜欢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如果孩子没有朋友,可以由家长邀请一些性格比较开朗的、懂道理的孩子来家里做客 ,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玩玩具、吃东西,享受和同龄人一起玩的快乐。

在一周时间内,记录孩子训练的情况及每天言行的变化和教育效果。

阅读 21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