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中心小学低中段语文教师参训海口市第二十五小2024年教学节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实录

THER
创建于2024-05-15
阅读 7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24年5月15日,琼山区红旗镇中心小学低中段的语文教师去参加了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教育集团2024年度“融合·创新”教学节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第一节是由符梦蝶老师和二(13)班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大象的耳朵》。

      课堂伊始,符老师用图片导入,一张张可爱的动物耳朵图片,引领学生进入了有趣的童话世界。在朗读课文时,符老师侧重训练孩子的问句读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符老师对课堂掌控的很好,课堂上,符老师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揣摩文中小动物们的对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乐于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同时符老师也注意培养学生读书、思考、书写的良好的习惯。在写字环节,符老师更是着眼全局以点概面,反复强调半包围的字的书写特点,让孩子学会写这一类字。

       第二节是由陈人颖老师和三(10)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的《海底世界》。

       陈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和物产,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堂课陈老师激情澎湃,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孩子们精神十足!

       在词的教学上,陈老师有独特的方法。例如,在教授“窃窃私语”一词时,陈老师播放海底动物发出的不同、丰富、清晰的声音,再让学生和同桌一起“窃窃私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几个词的意思。

      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有价值,而且是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实实在在的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第三节是由王杏萍老师和一(8)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的《一分钟》。

      王老师在整堂课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从自由读到初读再到精读,层层递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每次朗读都有其目的,旨在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心情。

      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王老师引导学生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王教师教学姿态非常自然舒适,整个课程各个环节的街接十分流畅由易到难,在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知识点的学习,不仅能及时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专家点评环节:

      刘清杰专家指出这三节课都与新课程中提到的理念进行了很好的对接,关注到了教学评一致性。

      参加本次评比活动的教师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没有超时的情况。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得也很到位。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创新素养,提升实践能力。同时各位教师还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够借助评价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去发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说话机会。

      参加评比活动的教师都善于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用儿童喜爱的形式去指导,使学生不仅跟随教师思路走,而且还能借助教师的思路自己摸索着前进。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最后,刘清杰专家指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创新,要围绕提问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选择和使用。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让学生进入思考的最佳状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和创造力的形成。

      每一次教学节活动活动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本次活动让老师们在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中共同成长。相信在这样卓有成效的活动中,各位语文老师们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让小学语文课程之花越开越美!


阅读 7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