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信都区东户学区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家校社协同育人】邢台市信都区东户学区家长学校 ———二年级家长成长课堂

创建于05-15 阅读163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邢台市信都区东户学区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家长成长课堂》丛书,按年级开展每月一课时的家长课堂,每学期四课时,每学年共计八课时,旨在为家长赋能,引领家长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七课主题

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

勇敢,是指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有勇气,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气质。“胜利永远属于勇者,失败等待着弱者。”这句话直接道出了勇敢这一宝贵的人格品质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意义。

如今,由于家长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很多孩子显得有些过分“柔弱”了。不敢尝试新事物、不能勇敢地面对错误、不能勇敢地交朋友……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当然,家长也不能一味地鼓励孩子“愚勇”,而是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真正勇敢的品质。

案例及案例分析:

“快放学了,我得赶紧去接皮皮了。”皮皮的妈妈骑上自行车,快速向学校赶去。虽说皮皮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可是他特别胆小,怕黑、怕虫子、怕猫……这孩子胆小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正啊?正想着,就听到了熟悉的哭声,妈妈的心一沉:“哎呀,是皮皮在哭!”妈妈赶忙迎上去问:“怎么了,皮皮?”皮皮边哭边说:“路上有一只大狗,好像在追我,吓死我了。你怎么才来啊!”皮皮妈妈往皮皮的身后看了看:“只有一只小狗,哪有什么大狗追你,离你远着呢。”

回到家的皮皮还忘不了那只“凶恶”的大狗,好像那只大狗一只追着他一样。晚上,皮皮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大狗”追上了他,要咬他,他使劲哭,哭醒了,把妈妈也吓醒了。妈妈搂着哭的发抖的皮皮,着急的想:皮皮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案例中的孩子都表现出了对某些事物的恐惧。皮皮害怕狗。孩子的胆怯表现,一方面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造成胆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缺乏勇气

在孩子的心目中,爸爸、妈妈的形象高大,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有的家长自身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孩子受到影响,在处理事情时也倾向于选择较为内向、保守的方式。有的孩子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原本不知道害怕,但是如果看到家长对该事物有恐惧情绪,就自然认为这个事物可怕。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了。

二、家长的教育不当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采用恐吓的方式。比如:当孩子哭闹时,用“妖怪专吃爱哭鬼”来吓唬孩子;当家长想阻止孩子出去玩时,用“外面有坏人,会把你抓走”的说辞来打消孩子的念头等等。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厉,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轻则呵斥,重则打骂,使孩子因害怕失败而不敢轻易尝试没有把握的事情。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事情总是包办代替,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孩子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各方面都依赖家长,从来不敢自己去探索和尝试做一些事情。

有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安全,对孩子的保护过多、过细,总怕孩子磕着碰着,不让孩子一个人在外面玩,就算带孩子出门,也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步。孩子除了和家长、老师以及同班的小朋友交往外,不敢和其他人接触,甚至不敢和隔壁班的小朋友玩。当孩子遇到新事物、进入新环境后,就会惊慌失措,表现出恐惧情绪。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恐惧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心,反而把孩子的恐惧当作日常闲谈时取笑的对象,甚至试图以威吓的方法,“吓退”孩子的恐惧。比如,有的孩子怕黑,家长不是耐心地告诉孩子“天黑是太阳落下造成的,昼夜更替是很平常的事情”,而是训斥孩子:“怕什么怕,你还以为真有鬼来吃你啊!鬼就爱吃胆小的孩子!”家长的这些态度,使孩子没有机会或者不敢把内心的恐惧表达出来,更谈不上面对并克服恐惧。这种恐惧心理往往使孩子更胆小,并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三、孩子的切身体验不好

有些孩子体质较弱,在玩一些体育游戏(特别是对抗性的游戏)时往往力不从心,经常遇到挫折。比如,和小伙伴一起玩篮球时,总是投不进篮圈,甚至一拿到球就被人抢去了。这时,孩子会感到很难过,同时还可能受到同伴的埋怨。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孩子就容易对这些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和参与的信心。总是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孩子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很没用,什么事情都干不好,谁都不如。在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孩子就慢慢变得胆小怕事,没有信心。

有的孩子在第一次接触新事物时,因为不了解,所以容易产生退缩感。这种退缩感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就可能演变为恐惧感。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一点,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因而对孩子关于某些新事物的首次体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孩子有时会从电视或电影里看到战争等暴力场景或世界末日等悲惨场面。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单纯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是难以理解这些场景的,如果家长没有给予及时的讲解,孩子对看到的这些场景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又如,有的家长为了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带孩子去恐龙馆。如果在去之前孩子并没有了解过恐龙,一进恐龙馆,就听见恐龙嚎叫的录音震耳欲聋,看见高大的霸王龙骨架模型迎面而来,就可能会被吓到,从此以后再也不想看有关恐龙的图书和动画片了。孩子在第一次接触恐龙相关信息的时候体验到了恐惧,导致孩子以后一直害怕恐龙。有的家长晚上带孩子回家,走完夜路,又和孩子开玩笑,用“黑”来吓唬孩子,也会导致孩子怕黑的恐惧心理。

了解孩子

您的孩子能独立学习吗?请按下面的事项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符合孩子行为的选“是”,不符合孩子行为的选“否”。每题选“是”计1分,选“否”计0分。得分越高,说明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越强;得分越低,说明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有待加强。

1.喜欢和小动物玩。

2.晚上能自己上厕所。

3.愿意尝试公园里的运动器械。

4.见到令人害怕的动物时,仍能保持镇定。

5.打雷时,一点也不害怕。

6.晚上可以独自一人在房间里睡觉。

7.对自己想做又有一点难度的事情,能主动尝试。

8.喜欢玩一些有挑战性的游戏。

9.去医院打针时,很勇敢,不会大声哭。

10.虽然也有害怕的东西,但不会可以逃避,而是努力面对。

给家长的建议

一、家长要克服自己的恐惧,树立好榜样

爸爸妈妈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胆小怕事的情绪。孩子在很多方面都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有些家长很胆小,遇到害怕的事物就情不自禁地大喊大叫,孩子自然会认为这些事物是很可怕的,以后也会对这些事物表现出恐惧。家长要尽量克服自己的恐惧,或尽量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的恐惧,让孩子觉得这些事物并不可怕。

二、分析孩子胆小的原因,改变教育方法


家长要认真分析孩子胆小的具体情况,包括造成胆小的原因、胆小的主要表现等,并树立改变孩子胆小毛病的信心,采取具体的措施去实行,而不是简单地说教。一般来说,胆小主要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只要家长教育得当,孩子的勇气和胆量是可以增强的。家长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责任,从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开始。

当孩子面对事物表现出害怕的情绪时,家长应该多鼓励、少吓唬。家长平时教育孩子时,除了要细心,更要有耐心。当孩子哭闹时,家长要尽量进行正面引导,不能随便吓唬孩子。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讲恐怖故事,这是不提倡的。当不希望孩子出现某些行为的时候,可以从正面教育、引导,而不应用可怕的事物来吓唬孩子,从而避免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体验。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避免对孩子的胆小“贴标签”,否则只会起到负面的强化作用。恐惧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是使人逃避危险、寻求安全的动力之一,只是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人害怕的事物不同而已。比如:2岁左右的孩子害怕突然出现的巨大声音;3岁左右的孩子经常害怕黑暗和孤独;8~9岁的孩子看到电视里的妖魔鬼怪、听到可怕的故事会感到害怕等等。害怕、恐惧是人的正常情绪,并不是用“胆小”就能简单解释的。家长不要给孩子贴上“胆小鬼”的标签,让孩子认为自己就是胆小、就是容易害怕。贴标签,只会让孩子一直背负着这个标签,脱离不了这个阴影,从而失去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当孩子对某些事物表现出恐惧时,家长也不要用“你怎么这么胆小”之类的话训斥孩子。这样的训斥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安,甚至将这种负面评价与恐惧对象进一步联系起来,更加增强了对恐惧对象的恐惧心理。而且,孩子有可能因此而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恐惧,强行压抑,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潜在的威胁。对此,家长应避免让孩子把恐惧的情绪与特定的事物联系起来,要鼓励孩子勇敢面对。

三、在培养胆量的同时,让孩子知道危险

在培养孩子胆量的同时,要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物是不可怕的、哪些事物是可怕的。比如,要破除迷信,不要怕有什么妖魔鬼怪。但是,也不要为了培养孩子的胆量,就一味地鼓励孩子尝试所有事情,而不对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和区分。比如,有的孩子怕狗,家长为了让孩子不怕狗,就找来一条凶恶的狗让孩子接触,这就很危险:一方面,孩子会因为过度害怕而受到严重的心理刺激,不但对克服恐惧没有裨益,反而会加重对狗的恐惧;另一方面,万一家长没有控制好狗,还可能给孩子带来更为严重的伤害。又如,一定要告诉孩子:家里的刀具、火源、插座等是不能随便玩的,万一出现问题是很可怕的。不能让孩子觉得什么事情都不可怕,冒险玩火、玩电,惹出大祸,最终害人害己。孩子有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胆量。

大作业

下面分别以孩子怕黑和怕狗两种情况为例,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气。这两种情况,家长都需要花30天左右的时间帮助孩子勇敢起来。如果孩子在其他方面缺乏勇气,可以参照这两个例子来做,核心思想是:让孩子慢慢地认识令其恐惧的事物,从而克服恐惧心理。

一、以孩子怕黑为例,介绍如何消除孩子对黑暗的恐惧

第一步,家长要确定孩子怕黑的原因,给孩子讲相关的知识,让孩子知道其实黑暗并不可怕。(2天)

首先,家长要和孩子谈一谈,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会怕黑。一般来说,孩子怕黑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孩子怕黑暗中有什么鬼怪,担心被鬼怪伤害;第二,孩子觉得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有一种不确定感,所以害怕;第三,电视、故事中可怕的事情大多和黑夜有关,所以怕黑。家长通过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怕黑的具体原因。

家长知道了孩子为什么怕黑,就可以给孩子讲一讲相关的知识或道理,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是没有鬼怪的;家里是很安全的地方,没必要害怕什么坏人和野兽;在黑暗里,人什么也看不见,这样才更容易睡个好觉等等。

第二步,家长要逐步设计一些情境带孩子体验、尝试,并记录孩子的反应(可参考下表),让孩子逐渐不再怕黑。(28天)

二、以孩子怕狗为例,介绍如何消除孩子对狗的恐惧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将狗对孩子的刺激分为12级,程度最轻的一级是“看可爱小狗的图片”,程度最重的是“独自一人远远地看一只大型、凶恶的狗(家长暗中保护)”,中间各级的刺激程度逐渐增加。如果孩子在进行某一级训练的时候出现了很恐惧的情绪,可以暂时退回上一级,直到孩子认为可以了,再继续升级。如果孩子在升级过程中觉得两级之间跨度太大,也可以再多分出一级,让孩子一小步、一小步地逐渐适应。

我们将刺激程度最重的一级设置为“独自一人远远地看一只大型、凶恶的狗(家长暗中保护)”,是出于实际安全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孩子训练得对凶恶的狗没有一点儿恐惧。因为,现实中有很多狗是具有危险性的,有可能攻击人、伤害人。如果孩子看见狗一点儿也不害怕,认为再凶恶的狗都可以当作朋友一起玩,这是很危险的。通过我们的训练,孩子遇到凶恶的狗时不会过度恐惧,不会哭叫或逃跑,而是能镇定地离开,就可以了。

训练孩子逐渐适应这12级刺激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家长找出一些可爱小狗的图片,让孩子看。(1天)

第二步,家长还是给孩子看可爱小狗的图片,让孩子想象一下:

如果这些小狗生气了、发怒了,会是什么样子。(1天)

第三步,家长找出一些比较凶恶的狗的图片,让孩子看。(1天)

第四步,家长找出一些凶恶的狗的图片,让孩子想象一下:如果这些狗生气了、发怒了,会是什么样子。(1天)

第五步,家长找出凶恶的狗的视频图像,让孩子看。(2天)

第六步,家长找出凶恶的狗发怒的视频图像,让孩子看。(2天)

第七步,家长领着孩子远远地看一只温顺的小狗。(3天)

第八步,家长领着孩子逐渐走近看这只温顺的小狗。(3天)

第九步,在家长的陪同下,孩子伸手摸一摸这只温顺的小狗。(3天)

第十步,孩子单独和这只温顺的小狗一起玩。(3天)

第十一步,家长陪同孩子,远远地看一只大型狗。(5天)

第十二步,孩子独自一人,远远地看一只大型、凶恶的狗(家长暗中保护)。(5天)

通过以上的训练,让孩子逐渐接近狗,从而逐步消除对于狗的恐惧心理。如果孩子有十分害怕的其他事物,也可以参照这个办法进行训练。

阅读 16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