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之旅—延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唤醒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5.10号我们踏上了研学之旅,开始了这段探究智慧、开拓视野的征程。在这段旅程中,我们将拥抱历史的底蕴,领略文化的魅力,探寻科学的奥秘,感悟生命的真谛。
此刻的心情紧张又兴奋,从小到大第一次在没有父母的陪伴出行!我们在候车室耐心的等待中,和老师同学们开心的合影。
抵达目的地了,这是我们在宝塔广场进行的开营仪式!仪式中有延安腰鼓和秧歌表演,在欢快的鼓点声中,队员们挥动着手中的鼓棒,跳跃着舞步,表现出极强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气氛也是相当的热烈,队员们的表演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我们不自觉的跟随着“心”动起来。它不仅是一种集音乐、舞蹈和戏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它更充分展现出了中国民间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参观延安大学校史馆是一次深刻且难忘的经历。校史馆不仅展示了延安大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的贡献,还生动地再现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文稿,以及校史馆中随处可见的“又红又专”标语,这些都是对延安大学光荣历史的见证。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延安大学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传统,还能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模拟场景都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延安大学建立和发展的艰难历程,这段历史也是目前国内百年名校的真实写照。
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走进纪念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纪念馆内拥有馆藏文物近3.6万件,历史照片1万余张,图书3万余册。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让我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革命者们的精神风貌。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深刻含义。在参观过程中,每当我看到那些革命先烈的事迹,我都会深深地被感动,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接着我们来到王家坪革命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沟为界分成两个大院,分别为总参谋部院和总政治部院。我们的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革命先烈都曾在这里居住。这里更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的总部所在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斗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194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人民解放军总部,因此这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一道道电波把作战命令从这里传向前方,一份份捷报把胜利的喜讯从这里传遍世界,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追寻红色足迹——枣园革命旧址是必不可少的一站。初入枣园,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走上蜿蜒的小路,不禁让我想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曲折困难。远远望去,透过错落在林间的一排排窑洞,仿佛又看到了80年前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的情景,使我领略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进旧居,能够体悟国家领袖的质朴,能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无畏。作为后一辈,要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体验南沟安塞腰鼓、农耕文化,篝火晚会!夕阳西下,我们腰间的红绸飞舞,迈着轻快的步伐,成为了一道靓丽得风景线。
在农耕基地,肩扛镢头,手握铁锹,在教导员的带领下组织有条理得进行开垦,干劲十足。
傍晚十分,同学们围绕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欢快地唱跳,争先恐后的进行才艺表演,此时此刻,我们都沉浸在欢歌笑语中,乐此不疲!
来到习近平总书记下乡知青点——梁家河。在这里,我们聆听了梁家河村原党支部书记石春阳讲授的《习近平的知青岁月》。石书记用朴实的乡音和娓娓道来的话语,向研学团成员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
如果说延安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那么,梁家河必是这本书中纯粹质朴而又浓墨重彩的一章。其中蕴藏的大智慧、大学问,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生成的,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得以彰显的。我们在梁家河村参观学习,深受教育,倍受鼓舞。
鲁艺馆:延安鲁艺旧址以丰富的文献和作品,展现出中国共产党“艺术为人民”这一文艺方针的发展历程,研学团在这片红色文化的摇篮中,共同回顾鲁艺及鲁艺传人为解放事业以及文艺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悉心聆听党史故事,感悟延安精神。
在延安保育院,我们共同观看了大型历史红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剧目通过小小的故事,展现了保育员们所承担的母亲与教师的双重责任,彰显了保育员们与生俱来的善良与博爱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坚定。研学团成员纷纷被剧目中那烽火硝烟背后的红色大爱深深打动。
此次延安之旅完美落幕!不仅触摸了先辈足迹,更深刻感悟到他们得艰苦岁月。每到一处,都让我无不感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更感动于延安时期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我也深深感到自己与革命先烈的差距,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树立正确得人生价值观作为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