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山区变迁 探索版画文化

2024-05-19
阅读 2104

——三校退休支部联合开展考察学习实践活动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树牢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员干部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以实际行动服务于民、取信于民,妙高小学分会退休支部、实验小学分会退休支部和育才中学分会退休支部联合组织开展了“感受山区变迁,探索版画文化”主题的考察学习实践活动。

   5月18日,初夏阳光明媚,暖风扑面荡漾,妙高小学分会退休党员、实验小学分会退休党员、育才中学分会退休党员联合前往西畈乡举淤口村中国可扬文化园等地进行为期一天的考察学习教育活动开始啦!

  西畈乡被称为浙西川藏线,从遂昌县城出发足足要三个多小时,不是路窄就是急弯道,不是大坡度上坡就是大坡度下岭,我们的老一辈都煎熬过这个乘车的苦日子,有的老师还在西畈小学从教十几年呢!今天我们就去感受一下遂江公路(湖山至黄沙腰段工程)带来的体验吧!

   啊!路变宽了变直了,路面也平坦了,全靠现代化的开路设备,遇山打隧道,遇水跨桥梁,全长38.895公里,其中就有36座桥梁,7座隧道。大家激动万分,目不暇接,真的是沿途处处皆是景啊!风景秀丽可餐,美不胜收,汽车时而跨过桥梁,时而穿梭在隧道之间,碧蓝的湖泊,秀丽的峻岭峭壁,安逸的桃园式的田园风光在眼前缓缓掠过,不知不觉就到了西畈乡举淤口村了,真的是3小时缩短至1小时。

  “遂江公路的开通,为我们西部乡镇群众的出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老百姓的就业、就学、就医更便利了,幸福感更强了,西畈乡在区域位置上彻底改变了‘困在路上’的窘境,西畈乡将开始快速走上共富之路。

  举於口村的名气很大一部分源于它是中国版画大师杨可扬先生的故里。尽管斯人已逝,但走进村庄,近百幅杨可杨的版画临摹到了农户房屋的外墙上,足见村人对可杨先生的爱戴之情。近几年,举於口村还在环境整治基础上大力发展版画艺术,将艺术乡建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逐步发展为国内诸多艺术名校的写生基地和艺术家们的采风创作之地,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又有了进一步提升。

  我们来到中国可扬文化园,举於口村书记杨昌兴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在中国版画艺术家工作室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杨可扬的生平事迹……

   杨可扬(1914年8月~2010年5月31日),出生于浙江省遂昌县西畈乡举淤口村,2010年5月逝世,享年97岁。

   杨可扬自幼酷爱绘画,自学成材。青年时代走进大上海,初期曾承习丰子恺社会生活漫画。1937年春,师从马达先生转习木刻版画。后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长期从事进步木刻运动。

  1946年秋,杨可扬到上海参与抗战八年木刻展的筹备与展出工作。1949年后,专事美术编辑出版工作。离休前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育才中学分会退休支部

实验小学分会退休支部

妙高小学分会退休支部

三支部合影

   接着,我们来到了遂昌县西南部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里,坐落着一座自然博物馆——九龙山自然科普宣教中心,这也是遂昌县目前唯一一座以展示野生动植物为主的自然类博物馆。

   场馆内容主要分为序篇、地理篇、生物篇、管护篇、未来篇五个篇章,核心内容就是生物篇,生物篇主要分为真菌世界、植物大观、动物万象三个部分。

   在3D影院还观看了《万物开源,万物共生》的九龙山的动植物世界。

   爱遂昌爱家乡,就要了解遂昌的生态环境,要以良好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

   我们还观察了黄沙腰村的李家大屋,建造的年代在清乾隆和道光年间,主体建筑为五进,也叫“五栋头”,整幢大屋的梁架都是连廊,建筑的装饰细致,门窗用雕花装饰,屋面有硬山式、卷蓬式。整个西大屋有正房、偏房、边房、厢房、楼上楼下大小开间105间,大小天井36个

    最后来到了三仁乡好川村,认真听取了叶珠女老师对好川文化的讲解,并总结了好川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件数多(1028件)、文化面貌新颖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文化因素多元特点明显而被考古专家命名为“好川文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产党员一定要保持本色,以党的宣誓来激励自己,勉励自己,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

  三支部退休党员的联合活动即将结束了,但通过活动的展开进一步加强了三所学校退休党员的友谊和党员的凝聚力,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看见了农村和美共富的新变化,提高了我们的幸福感,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更好的明天而努力。

活动组织: 邱根棠 尹小梅 杨飞英

编辑制作:王文勋

阅读 21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