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四月去,夏来五月新。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有力推进杏花岭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向深入发展,进一步落实科学领域核心素养,打造“科学融合学科”教学新样态,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024年5月13日—5月24日,我校教研室组织各学科青年教师开展了“科学融合学科”同题异构跨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我校“科学+”跨学科课堂教学采取“一课两讲”的模式,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以集体备课形式开展,主讲人在教研活动时模拟上课形式进行说课——一讲;之后进行集体备课,修改教学设计,经过修改后再给学生上课——两讲,让教师真正认识到科学创新精神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达到"科学教育自我先行"的教学效果,同时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打造精品科学教育课。
本次研讨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讲——说课
物理
物理学科的说课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李丽军老师以阿基米德的名言为切入点导入新课,通过学习杠杆五要素、当堂实验、小组合作分类杠杆等环节让学生理解杠杆含义。漆瑞雪老师通过生活中的杠杆引导学生认识并判断杠杆的五要素,进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在探究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分析数据、分享数据等过程,得出实验结论,并利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老师在本课亮点设计处不谋而合——从古至今讲解杠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古代投石器到现代中国太空机械臂的演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切实起到了育人导向作用。
语文
语文学科的说课内容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第六单元的《太空一日》。宋寒雪老师围绕“航空馆奇妙游”的情境,通过三大任务层层递进完成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突破课文重难点;刘佳敏老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教学过程四方面讲解了设计思路,意在通过完整的听、说、读、写学习过程让学生感悟航天员们的伟大科学家精神。
备课组老师们听后纷纷给予肯定与建议:在肯定两位老师用心备课的同时,提醒需注意结合科学背景,深挖教材内容,明确课时目标与重难点,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等。
体育
体育学科的说课内容为《立定跳远》。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考试必考项目,更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重要手段。张斌奇老师首先阐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接着以“开始—基本—结束”三个环节具体讲解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法,以此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充分发展。吴昊老师以新课标与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说课,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练习内容由易到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研组长谷利芳老师作为代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与指导,她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学科专业基本功,也指出一些不足之处:要注意思考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跨学科、科学融合等。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说课内容为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第1框《法律为我们护航》。韩璐、张丽娟两位老师分别依照新课程标准,从教学背景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学习内容,确立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社会新闻网络资源等素材,借助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展开生动活泼、理趣相融的课堂教学,整体课堂设计环节明确、逻辑严谨。
政史地组老师们认为两位老师紧扣教学目标,说课流程较为完整。建议在讲解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提醒学生应科学客观公正地维护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数学
数学学科的说课内容为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复习(一)三角形中角度的计算》。蔺慧、李星星两位老师依照“354高效智慧课堂模式”,分别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说课,并结合新课标的落实,阐述了自己的备课思路和设计理念。蔺老师的教学环节环环紧扣,学生活动充分有效;李老师的亮点为通过小组活动展示四种题型的讲解、三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并通过“8字模型”带领学生感悟科学思想与实践。
教研组长梁保平老师在听完两位说课后点评两位老师准备充分,遵循了说课的基本特点,思路清晰,同时提出有效建议:在检测反馈环节需要注意给学生练习活动留足时间,同时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
英语
英语学科的说课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8《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Section B (2a—2c)。靳国芳老师以复习导入,通过教材中“三幅地图”贯穿本课教学流程,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楼屋建设带领学生感悟科技力量,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小组,分层展示学习成果。高留勇老师按照“354高效智慧课堂”模式进行说课,本课亮点设计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会使用高德地图进行导航,于情境化教学中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英语组内老师们听后纷纷提出各自的想法与建议:两位老师说课内容充分,在过程中突出学科特点。同时建议学生小组活动形式可以更加多样,给予学生更丰富的展示空间;老师可以提前录制一个高德地图导航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操作方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此次“科学融合学科”跨学科主题说课研讨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上共同研讨了青年教师存在的疑惑,进一步明确了说课环节与内容,深入探讨了说课中蕴含的“354高效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二讲——公开课
物理
李丽军老师本课以名人名言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通过杠杆五要素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理解杠杆,课堂操作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得到普遍规律;最后以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杠杆建造咸阳宫到日常生活中使用杠杆,再到现代科技利用杠杆设计机械臂走进太空结尾。
漆瑞雪老师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分析数据、分享数据等过程,得出实验结论,并利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用古代投石器到现代中国太空机械臂的演变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课后,物理组教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评课。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思路明确,备课到位,注重教材的习题,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内容由浅入深,逐渐引导;题型设置上是层层递进,由简到难,环环相扣。学生活动较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点评,学生改错,教师层层设问,引导自然;同时还引导学生体会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真实情境中,提高学生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
宋寒雪老师以“航空馆奇妙游”微项目研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包括在体验舱中结合文本体验太空之旅;根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为航天员设计镜头;观看中国航天发展史,书写对联表达对中国航天英雄和航天事业的由衷赞美。学生们在科学问题情境中有效梳理了文章内容,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刘佳敏老师课前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了科学小实验,引入课题学习的同时将科学素养融入语文课堂。而后通过走近文本,进一步感悟航天员们的精神品质,借由《感动中国》节目颁奖的情境完成一份颁奖词的撰写任务。环节流畅,重难点突出,科学素养贯穿始终。
课后老师们纷纷畅所欲言,表达了对两位青年老师的认可与肯定: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突破本课重难点;课内外内容拓展丰富多样,既锻炼了学生立足文本的阅读能力,同时又与中考测试紧密相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
体育
张斌奇老师就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进行了逐一强调,学生结合老师讲解和示范动作进行分组练习,老师适时进行动作指导和纠正,针对学生经常会出现跳跃高度不够,收腿不规范以及落地没有注意缓冲等问题,张老师还特别增加了障碍收腹跳训练,旨在让学生充分掌握动作技巧,提高跳跃能力。
吴昊老师先在室内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了立定跳远的剖析图、逐步动作讲解细节、动作易错点、完整动作回放视频及跳垫子动作区别等,带领学生们直观感受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而后在操场让学生们一一进行了跳远练习并进行了集体指导和个性化指导,有效提高了学生掌握标准动作的协调能力。
课后,全体听课老师进行集体评课,对他们给予了充分肯定:课堂中两位老师讲解动作言简意赅,示范动作到位。教学方法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展现出热情大方,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释放个人风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同学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能够充分的利用立定跳远的技术特点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赵校长进行了总结,高度评价了这两节课,尤其是吴昊老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做好基本动作。同时特别强调了体育课的安全问题,要把学生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并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融入科学元素,例如篮球技能与力学原理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
张丽娟老师充分运用视频、表格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测调查、成果展示两个课堂活动环节构思精巧,驱动学生不断思考;运用“科学家进校园”线上直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网络保护的含义,课堂案例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有效突破了本课重难点。
韩璐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给予学生思考与展示的平台;创设问题情境,以“小杨”的形象贯穿整节课堂,一例到底,形象生动而又切近学生自身形象,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并理解知识,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政史地教研组老师们进行了讨论,大家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两节课的优点做出了肯定: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能抓住教学重难点,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注重启发引导、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探讨、落实知识点,增长科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
李星星老师本节是通过三角形角度计算巩固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点的复习课。她以航天探月工程嫦娥六号成功发射的视频引入课题,重点通过练习四种常见题型,渗透方程、整体、分类讨论三种数学思想,了解并掌握常用数学模型,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蔺慧老师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角的计算。所用到的知识点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例题讲解和跟踪训练练习等,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在讨论中分析、感受解题思路,体会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后各位老师参与了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大家对本节课都进行了客观细致地点评,总结了课堂中的闪光点,并给出了良好的教学建议。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严谨的科学,因此老师要在课堂中采用分段解决的办法,步步引导所教授的内容,并且要能够运用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英语
靳国芳老师通过呈现一张立体街区图片,引领学生们迅速进入课堂,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展开教学,她先以自己通勤的路线为例,为同学们具体讲解了描述地图时的英语指路方式,接着学生们当堂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并用英语描述清楚,检测反馈真实而有效。
高留勇老师这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呈现形式多样。他使用复习导入本课,通过出示学校及周围的电子地图,让学生们准确运用英语词语表示地点名词,有效渗透了科学素养在实际生活中和运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体验并运用知识,在活动中学会运用语言表达交流。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整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英语组老师们交流了本堂课的亮点,并针对每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剖析和概括——两位老师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融入科学元素进行跨学科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位,不断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欲望,把语言表达列为重要的输出形式,并以小组合作为载体,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展现。
我校教学领导全程参与本次“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并总结发言:通过“同题异构”,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这是一次充满智慧碰撞的教学共研之旅,更是一场科学素养融合的跨学科研讨之旅!相信通过本次研讨,老师们将由此打开新的教学思路,创造出不同的跨学科融合的精彩科学课堂,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知之深则行愈达,研之深则知其妙。本次“科学融合学科”同题异构跨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不仅见证了每一位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更能激励他们在反复打磨与研讨过程中,不断拓宽研究思路与方向。
相信老师们能够在研思结合中做到学习、内化及反思,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从而在科学教育的路上越走越扎实,在跨学科教学领域绽放出更多光彩与活力。
编辑:冯艳华 赵 丹
审核:王 军 赵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