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万物复苏,随着气温、湿度波动上升,各类病原体也开始活跃起来。当下是水痘、新冠病毒、百日咳、流感、诺如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聚集或暴发性疫情时有发生。
为切实有效预防和控制春夏季传染病,降低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传染病传播风险,今天为大家详细介绍以下几类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水痘
1.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幼儿,水痘全年均可发 生,但以冬春季最为常见。该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2. 水痘的症状
婴幼儿和儿童感染病毒而患水痘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分批次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 痂,全身症状轻微,如图 4.12 所示。成人主要因潜伏于体内的病毒再次激活而患带状疱疹,临床特 征主要是沿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续的疱疹,常伴局部神经痛。潜伏期一般为 10-21 天,平均 14 天。
水痘的症状
3.水痘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 疱疹液中,发病前 1-2 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也可发 生水痘。
4. 水痘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病人是惟一传染源。对传染源要进行居家隔离治疗,隔离期为自发病至水痘疱 疹全部结痂后满 3 天。
2)切断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接触途径和空气飞沫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所以密切接触 者要隔离观察 21 天。要重视通风换气,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对病人的呼吸道分泌 物和污染物品要严格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接种水痘疫苗。建议儿童、青少年尽早接种水痘疫苗。加强水痘知识宣传,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
二、新冠病毒
核心提示: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并规范治疗。
最新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哪些症状?新型冠状肺炎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症状及表现有发热、乏力、干咳,严重者会引起呼吸困难等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1.发热:一般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可以呈持续性发热,也可以出现反复发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也可能不发热。
2.乏力: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身体自觉疲劳、肢体软弱无力。
3.干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咳嗽特点是以干咳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干咳次数会增加,程度加剧。
4.呼吸困难: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除此之外,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并规范治疗。
三、百日咳
1.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 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 2~3 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我国百日咳病例一般出现在春夏季,5~7 月是发病高峰。
2.百日咳的症状
临床表现以类似于普通感冒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终止时出现鸡鸣 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可表现为单纯咳嗽或无症状产生,婴幼儿病例 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窒息、青紫症状,或有间歇的阵发性咳嗽。
3.百日咳的传播途径
人是百日咳杆菌唯一天然宿主,通过与百日咳患者的接触而传播。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吸入患者排出的飞沫或空气中的呼吸道分泌物。
4.百日咳的预防
人对百日咳普遍易感,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最有效途径,提醒家长在儿童满3月龄、4月龄和 5月龄时及时到接种单位完成百日咳疫苗的基础免疫,1.5-2 周岁完成加强免疫。
四、流行性感冒
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 速度快。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一周内自愈,但在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则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
2.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流感潜伏期通常为 1-3 天。患者起病急,早期可出现乏力、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全 身中毒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流涕、咽痛、干咳等症状,有些人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老年人、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者可迅速发展为肺炎,出现呼吸困难及发绀,病情较重。
3.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
每年 10 月至次年 3 月是流感高发时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即病毒可通过病人咳嗽、 打喷嚏等方式传播给健康人,此外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流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三天内传染性最强。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鼻涕、痰和唾液中。
4.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1)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2)患者应隔离治疗,至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解除隔离。
3)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根据天气合理增减衣物,避免受寒或大量出汗导致免疫力下降。
4)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五、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1.什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每 年10月到次年 3 月,故又称为“冬季呕吐病”。潜伏期一般为 12~48 小时,最短 2 小时,最长 61 小时。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 2~3 天即可恢复,预后良好。
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
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粪便多为黄色稀水便,也有感染性;成人主要表现为腹泻,其次为呕吐,儿童主要表现为呕吐,其次为腹泻;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
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抵抗力和传染性均较强,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经污染的手、物品和用具,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4.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预防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和疫苗,主要采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包括病例管理(病 例要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 72 小时后,隐性感染者病原检测阳性后也要隔离 72 小时)、注意手卫生、环境消毒(用含氯消毒剂,不能用酒精)、食品和水安全管理(从事食品操作岗位人员感染诺如病 毒时,建议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 72 小时后,再连续 2 天粪便或肛拭子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等。值得注意的是,诺如病毒可耐较高温度(60℃),所以切记要饮用煮沸的开水。
六、流行性腮腺炎
1.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高发,主要发病人群为 15 岁以下儿童,其中 5~9 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每年高发月份是 4-7 月和 11 月-次年 1 月,流腮一般潜伏期为 14~21天,平均18天。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2周内,从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是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主要发生场所。
2.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
大多数患儿,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 食物时,疼痛加重。腮腺肿大 2~3 天达到高峰,持续 4~5 天后逐渐消退。少数流腮患者表现为在腮腺肿大 1~2 天前,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全身不适症状,继而出现腮腺受累肿大,颌下腺或舌下腺亦可以受累。整个病程约 1~2 周。除腮腺外,病毒也可侵犯其他的腺体组织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脑组织、心脏和关节等,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图。
3.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
人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流腮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感染者唾液、尿液等污染的衣服、玩具或公共用具间接传染。没有接种过含腮疫苗的人群对流腮普遍易感,易感者在接触病人后一般在 2-3 周内发病,患过流腮的人一般不会二次感染。
4.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隔离与护理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有传染性,所以孩子一旦被诊断为腮腺炎,应在家隔离休息,不要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同学。如果没有并发症,大概一周左右可以自愈,腮腺肿大完全消失则可以解除隔离;如果接触了流行性腮腺炎病人,需要医学观察 30 天。一般治疗通常予以卧床休息、给予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5.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1)流行高峰期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去探视病人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应煮沸消毒。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
2)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是预防流腮发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有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和麻腮减毒活疫苗。
3)托幼机构、学校加强晨检,教室经常开窗通风。
4)合理睡眠,充足休息,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1.保持文明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鼻或口;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
2.多通风,少聚集
集体单位应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如果必须前往公共场所,可以选择佩戴口罩减少暴露的风险。
3.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降低传染病感染和重症风险的有效手段。建议无禁忌症人群积极接种相关疫苗,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
4.及时就诊
出现发热、咽痛和咳嗽等症状时,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课。若病情加重,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编辑: 张冰雪 范君兰
审核: 郭瑞红 申丽娟
签发: 刘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