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测雨  科学筑梦 ——蓟州一中琢光地理社团气象局研学实践活动

蓟州一中2023级学生会
创建于2024-05-14
阅读 33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于新时代国家教育号召的有力指引之下,一中高一年级部分同学满怀对知识的热切追寻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蓟州一中高一年级部分学生随指导教师毅然踏上了高中气象研学这一意义非凡的旅程。在此,我校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与气象奥秘紧密交织、深度融合,一扇通往崭新天地的大门徐徐敞开。

此次研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实地研学,增进学生对气象科学的深入理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了解气象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科知识融合。


刚刚到达气象局,师生们便受到了马局长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

指导教师刘铁良老师,杨利老师与气象局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前往气象观测场。

同学们沐浴着初夏午后的阳光,兴致勃勃向着观测场进发。

气象局工作人员吕欣宇为同学们讲解风速湿度传感器的构成与作用:

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将由自动气象站出送到业务大厅中的计算机内。传感器外包裹的百叶箱可以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和防止风雨的干扰,又可以保证空气的流通。但同时,因为百叶窗的存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实际数据。

接着同学们又参观了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一种水文、气象仪器,用以自动测量自然界降雨量,同时将降雨量转换为以开关量形式表示的数字信息量输出,以满足信息传输、处理、记录和显示等的需要。雨水历经三重翻斗,可以使采集数据变得更加准确。

伴随着绘声绘色的讲解,同学们认真记录笔记。

随后,同学们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人工降水高炮和气象业务大厅。

马局长与韩老师为同学们进行室内讲解。

同学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了风向、降水等数据的判断与读取,同时近距离地深入了解了城市气象广播和气象预警短信的后台服务流程。

接着,师生们又观看了关于雷达气象探测的工作原理科普视频。

气象研学成功落下帷幕,同学们于此收获了丰富知识与宝贵体验,更拥有了探索与敬畏之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是起点,将推动我们在科学之路上积极探索,为国家需要我们的领域增辉添耀,铸就辉煌!


活动负责人:刘铁良 杨利

图文编辑:王文藩

图片提供:张鑫扬

图文细化:郑闻泽


阅读 33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