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励成长,教师赛课展风采 ——记海南省 2024年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及培训活动(表达专场)[二]

Sherry
创建于2024-05-14
阅读 20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推进我省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的实践研究,交流我省近几年小学语文学科在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取得的新经验和新成果。决定举办2024年海南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及培训活动。

时间:2024年5月16日下午

地点:文昌市第一小学

参加人员:海南省各市县部分小学语文教师

主题:2024年海南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及培训活动

教师亮风采,课堂来展示

2024年5月16日下午第一节:

课题:三下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告》

班级:三(6)班

执教老师:刘娟娟(临高县第三小学)

        临高县第三小学刘娟娟老师用学生曾经发生过的事导入课题《劝告》,使学生明晰“劝告”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闯关活动的方式学“劝告”。

闯关活动一:走进校园,学习劝告

       出示课本中事例: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劝他别这么做。通过交流引导明确劝别人时:语气不能指责,多为对方着想。

闯关活动二:走进家庭,练习劝告

       引入情境: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学生同桌合作演,师生共评。评价是否做到:语气不指责,多为多方着想。

闯关活动三:走向社会,活用劝告

      出示两种情境:①大哥哥横穿马路;②叔叔在海边乱丢垃圾。小组合作,练习劝告。小组展示,评价。

       最后颁发“文明小使者”上岗证。鼓励学生以后争当文明小使者。

2024年5月16日下午第二节:

课题:四下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

班级:四(1)班

执教老师:郑绮蕾(定安县第二小学)

       定安县第二小学郑绮蕾老师《我的自画像》这节课,以初步认识新老师和玩游戏猜猜“我”是谁来做导入。通过游戏明确抓特点可以快速猜出人物。再回顾《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明确人物介绍抓特点。设置了三个课堂活动。

       活动一(读提示,明要求):读课文中的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多个方面,写出特点”。

       活动二(品例文,习方法):品析教师范文《我的“自画像”》,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特点,以及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人物特点的方法。再通过教师修改前后片段的对比,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写清楚具体事例。

       活动三(写片段,助提升):学生8分钟习作,选择一个特点写一段话,用上具体事例写清楚。接着学生初步修改与完善自己的片段。再接着学生片段展示,师生根据评价标准互评。最后同桌交换片段进行修改,提建议。

       布置了课后作业:继续完成习作《我的“自画像”》;习作完成后,可以根据家长的意见进行修改。

2024年5月16日下午第三节:

课题:四下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

班级:四(1)班

执教老师:蔡丽莉(白沙县七坊镇中心学校)

        白沙县七坊镇中心学校蔡丽莉老师这节课以“大风吹”的游戏导入,引出今天的习作课题《我的“自画像”》,了解此“画”非平常中的画画,而是要用文字写出来,介绍自己。接着回顾旧知并结合课本上的习作要求,明确可以从外貌、性格、特长、爱好等方面“画”自己。

活动一:见文识人,选定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猜人物,并从游戏中悟得方法:要选取自己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来介绍。

任务一:交流特点,选定事例

      通过交流明确自己的特点,再选定事例突出特点。

任务二:迁移运用,初试身手

       请选择一个你最突出的特点,并为它加上事例,使自己的“自画像”更丰富立体。

       然后通过学生交流打分、互评、师评的方式,小结出写作的方法:用上具体事例、在片段中加上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等)。

任务三:修改完善片段

       结合刚才总结的方法进行修改。

2024年5月16日下午第四节:

课题:四下第五单元习作《游           》

班级:四(3)班

执教老师:吕晓晶(屯昌县屯城镇大同中心小学)

      屯昌县屯城镇大同中心小学吕晓晶老师通过介绍文昌的美景,激发学生的表达动机。按照五个教学环节展开教学。

一、回顾主题实践,创设导游情境

     回顾本单元“赏自然画卷,当最佳导游”主题实践开展情况,为本单元习作打下基础。再创设自贸港小导游闯关情境,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二、运用过渡句构篇,自然转换景点

(一)借助“路线图”,介绍游览路线

      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游览路线图,指名学生运用过渡句介绍游览路线。明确:介绍时可以用上“先、然后、再、最后”等连接词,写清游览顺序。

(二)习作例文引路,自然转换景点

     学习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过渡句,交流探讨习作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明确按顺序写参观、游览顺序,常常用上“穿过、路过、走过、绕过”表示行走方式的词语,表示景点的转换;还可以用“向下望、抬头看”这样视角的变化来记叙景物。

     学生自主修改原来的过渡句。指名两位同学运用过渡句交流分享游览路线。

三、精读课文学妙招,描摹景点显特色

     学生交流“初试身手”中自己认为写出了景物特点的句段。聚焦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的批注提示,关注典型例句,学习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明确:抓住一处印象深刻的景点重点写,写出特点。要进行仔细的观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加入感受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写生动。

四、迁移运用,尝试练笔

      学生运用3个习作锦囊秘籍,从游览路线图中选择一处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按一定的顺序,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

五、交流评改

      展示学生习作片段,对照评价标准,全班共评。同桌对照评价标准互评。

六、布置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按顺序写,加上过渡,再把今天用小妙招写出的这些景物的特点共同完成,

       今天的下午场比赛已结束,期待明天的比赛观摩。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

总策划|王小娟

内容审核|叶芳姣

图文编辑|黄琼慧     

阅读 20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