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趣”研学,实践促成长——研学活动纪实

初遇最好
创建于2024-05-14
阅读 10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行之所见,拓宽视野;行之所闻,丰富知识。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4年5月14日,通城县南门小学三年级全体师生走出校园,前往泽中研学基地开启了为期一天的丰富而有意义的研学之旅。

研学开始 快乐出发

00:27

      在研学途中,我们伴着欢快的音乐,随着节奏步步生花。

00:07

抵达目的地

各项活动精彩纷呈

大战鼓演奏

劳动种植

      孩子们在这里以农间田地为课堂,开展一场意义非凡的农耕实践活动,同时也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从而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

00:12

制作灯笼

      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灯笼发展出了不同的地域风格,每一种灯笼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我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不但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氛围,还给予人们更多祈福的灵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长寿的美好期盼。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制作灯笼 ,尝试用折、粘、画等方法、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腌制萝卜

      通过自己洗、切,腌制等步骤,孩子们体会到了动手制作的快乐!

生命安全教育

      本次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以体验感受为主,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激发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产生珍爱生命的内在动力,从而积极探索、掌握珍爱生命的正确方式,真正做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珍爱生命。

感恩之心—让孩子成长的幸福之源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引导他们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一份关爱和支持。通过分享感恩的故事、参与亲情互动游戏,孩子们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珍惜这些温暖时刻。培养他们主动表达感激之情,无论是通过一句温馨的感谢,一次亲手制作的礼物,还是简单的帮助行为,都是感恩的美好实践。这样,孩子们逐步学习以一颗感激的心,体会和回馈周围的爱与关怀。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此次我们来到了泽中研学基地,从自然生态、传统工艺、劳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来感受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本次研学活动给孩子们上了意义非凡的一课,他们在游玩中愉悦身心,释放活力;在探究中增长知识,滋养品格;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孩子们满怀激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带着满满的收获沉淀自己,筑梦前行,未来可期!

阅读 10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