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美术,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

板芙镇肖力强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05-14
阅读 86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

        本书由美国的雕塑家、艺术顾问伊莱恩・皮尔・科汉(Elaine・Pear Cohen)和视觉艺术专家鲁斯・斯特劳斯・盖纳(Ruthstraus Gainer)合著,尹少淳译编。这是一本讲述美术对儿童成长重要价值的书,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让我对美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启发良多。

        在书中,作者列举了许多有趣的画画方法及技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用自己的名字画画》这一课——启发学生对各种拼音字母进行大胆的联想和创新,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孩子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一幅美丽的绘画作品。学生觉得既有趣又好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而我们美术教师在很多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和想象力,让他们由衷地喜欢美术课,期待美术课,乐意创作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在书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这句话的原意是:陶工在制作陶壶的时候不仅造就了陶壶,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转念一想,那我们教师平时的备课、试课、磨课和听课不正是在“造就陶壶”?而经过这些“造就”最终成为一名优秀“陶工”。

        反复阅读本书后,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美术教学不仅仅给学生传授绘画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探究精神和个性的培养,进而将美术学科逐步变成学生的另一种特殊的表现语言。

        首先,美术教学不能只是关注技能。作者在导言中一再强调“技术不应是一堂课的唯一目的,技术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的确,美术是个人的、是生活的,作为技能应该为美化生活、转达情感而服务。

        其次,美术教学是一种交流体系。书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话:“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这句话说明了美术对于儿童来讲是一种语言,可以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心声。比如:我们在美术课上让孩子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心情、想象、情感、热爱……起初,他们大多数是迷茫的,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慢慢能感受到了颜色的变化、线条的曲直、点线面的节奏、甚至是大小和疏密的微小变化。他们借用手中的画笔来表现画面、表现情感,这样一点一点的成长,就使他们熟悉了美术这种特殊的交流体系。

        最后,美术教学应把课堂还给学生。美术课堂应是一场自主探究的课堂。我们都知道自主探究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教学在自主探究的形式中开展。所以美术老师更应该灵活多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去看、去想、去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获取了知识。长此以往,美术教学便能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进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书香致远,悦读同行!希望大家都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享受阅读,从书中获益。

供稿:江    丽

初审:梁育波

终审:肖力强

编辑:潘家婷

阅读 86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