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的进一步推进——跨学科实践教学《眼和视觉》

薇薇
创建于05-14
阅读 4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刻画了新时代育人育才的目标要求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其中路径之一就是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联通了宏观的路径设计与微观的课程实施,有利于将课程方案层面理想的育人蓝图转化为课程教学层面的实景图,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是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2024年5月13日,独山子区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组织开展了一堂以跨学科实践为主题的研讨课活动,执教教师为独山子第一中学生物教师崔加臣老师。

      崔加臣老师授课题目为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眼和视觉》,本节课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涉及了大量的物理学光学部分知识,而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还未接触过物理,讲解起来难度很大,崔加臣老师另辟蹊径,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去物理实验室搜寻了大量的仪器和设备,并提前在网上采购了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教师实物演示,成功模拟眼睛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的成因,轻松将本节课重难点突破。

      课后,工作室全体成员,齐坐一堂,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崔加臣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本节课中用到的实物器材,并将其又演示了一遍,听课教师可以更加近距离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也真心感叹崔老师为本节课所做的充分准备,并能大胆创新,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崔老师也提到了这节课搜集了大量的课例,他在优秀课例的启发下,颠覆传统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眼球的结构上,突破常规,将近视的成因及预防当做重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模型分解,轻松掌握眼球的基本结构,省时省力,留下大量的时间用于探究近视的成因。也再次让工作室全体成员叹服,课程的设计和准备都相当充分,并为其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点赞,同时也为年轻教师做了表率。

       崔老师说课结束,工作室教师进行评课,对本节课给与了高度的评价与肯定。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整合,繁简结合,有舍有得,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融合。

       其次,课程模块清晰、完整,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在整个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和观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并全程指导学生,保证每组学生能够作出实验现象,体验成功的喜悦。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跨学科实践理念的开展,给我们展示了多学科知识融合、原理融合的具体做法,受益匪浅。本节课重点是眼球结构的成像原理,崔老师运用物理学中关于透镜的折射原理进行融合、讲解,学生动手体验水透镜的充水和抽水过程中像的变化,完成对教学难点的突破,设计巧妙、学习效果较好。

       最后,崔老师通过爱眼日、关爱盲人、推荐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方式,融合了情感和生命教育,将“生物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整个教学过程,崔老师饱含激情,课堂生动活泼,极具感染力,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了生物学科素养。

      本次名师工作室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深入了解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强化了课程标准的指引,凸显了评价的重要作用。教-学-评一致性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的课程话语建构,还在实践上凝练了减少课程实施“落差”、保障实施质量的核心技术,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重要抓手和支点,在后续的教育教学中,独山子区生物教师将进一步深入探索教-学-评一致性。

图片:丁兆琛

文字:高丽薇

审核:高丽薇 

阅读 4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